川观智库研究员 罗韬

促进消费是今年经济的关键词之一,成都作为四川省会城市,零售业态亦正在发生变化。日前,仲量联行发布的《2024年成都商业地产市场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成都全年优质零售地产市场新增供应共计82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34.7万平方米,市场总存量升至1229.2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三,仅低于上海、北京。

商业零售的载体扩容,亦让成都消费场景持续创新。例如,打造垂直空间呈现mini口袋公园的光环购物公园、融入卡皮巴拉主题乐园的天府招商花园城、以“骑行+公园”为特色的此地CyPARK等,各具特色的消费场景造就成都多样化的商业体系。此外,成都首家市内免税店落户仁恒置地广场,将由中免集团与本地国企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运营,进一步丰富商业与消费模式的多样性。根据统计数据,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四川省38%,在同类省会城市中占比最高,显示出极强的消费能力。

从消费场景的变化趋势看,呈现出几大特征。

休闲娱乐业态成为空置去化主力。相较于其他业态,娱乐业态表现为增量发展,在全市购物中心的占比从13.9%提升至14.7%,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面对外部环境的波动,消费者在情绪放松和娱乐社交等精神方面的需求显著提升,娱乐体验品牌扩张活跃,如:网鱼电竞、音乐派KTV等。

折扣、平价服饰业态增加。随着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折扣、平价服饰受青睐,高性价比服饰品牌与集合店积极开店,如BIGOFFS超级折扣于2024年新开6家门店,单店面积在3000平米左右;骆驼(Camel)新店同样迅速进驻成都光环购物公园、东安天街、金牛招商花园城等项目。

运动细分品牌和潮流品牌扩张。消费者对运动专业性、功能性需求提升,为更多细分运动品牌打开市场,许多小众运动品牌首进成都,如法国足护品牌SIDAS、瑞典户外运动品牌Houdini、日本滑雪服品牌Goldwin等。同时,潮流品牌也在拥抱消费中心城市,比如杭州潮牌CHINISM四川首店进驻滨江天街,国潮品牌BJHG中国首店进驻东郊记忆。

仲量联行中国区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负责人朱建辉认为,从上述消费场景变化看出:在新消费周期下,新一代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品的功能性、实用价值和性价比,且更加关注消费带来的情绪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线下实体商业,无论是商品零售还是体验消费,都在场景营造中凸显出对消费情绪价值的关注,这也成为2025年消费挖掘的潜力增长点。

此外,《报告》针对成都零售消费市场还提出两个洞察。

一是成都二圈层近郊商圈零售地产的平均空置率普遍低于位于一圈层的次级(非核心)商圈。这样的梯度差异也反映出,近郊板块在“产城人”的发展逻辑下,形成稳步客流基础,供需关系相对比较平稳。仲量联行数据显示,龙泉驿子市场的平均空置率仅为4%,而双流6.3%、新都6.9%,都低于全市10.6%的平均水平。

二是成都“公园+”的发展理念正赋能城市商业发展全新动能。“公园+旅游”、“公园+商业”、“公园+文化”等新商业场景模式的构建,正全力焕新消费新场景,以更加多元、亲民、宜居、健康的消费观激活消费潜能,点燃消费触点。成都积极打好“公园城市”这张城市底牌,创新更加多元无界的消费场景,让消费走出传统范式,更加贴近各类消费者、年轻消费者的全时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