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杜杰/文 泸州观察 龙欣雨/图、视频
项目介绍
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是纳入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四川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推进项目。项目规划建设2台700MW等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配置2台燃气轮机、2台余热锅炉、2台凝汽式蒸汽轮机、2台发电机及余热锅炉烟气脱硝等配套设施,总投资35亿元,于2023年7月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底两台机组实现双机投运。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约35亿千瓦时,年产值约14亿元,将明显改善四川省电网结构,提高四川及泸州电网调峰能力。
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效果图。川投(泸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提供
现场探访
2月12日,记者从泸州主城区驾车30多公里, 来到位于江阳区江北镇的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现场。从航拍照片看到,项目的机组主厂房和余热锅炉区、辅助区、附属设施区三大核心区域已经建成。
机组主厂房内,管道焊接施工忙。
“曾经凌乱的堆料场如今被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所代替,目前工程建设进入扫尾阶段,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高峰期。”川投(泸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人李阳给记者递来安全帽,“要抢抓进度,更要安全施工。”
跟随李阳,刷脸进场,机组主厂房和余热锅炉区施工最是繁忙。
厂房外,管线埋设、挖掘机平土等土建作业交叉进行。“土建作业最先进场,最后撤场,现在负责项目的管网埋设、道路铺装。”土建现场负责人张天全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就带了100多名工人回到工地复工。
厂房内,水汽管道焊接、电缆布放接线、设备安装调试则是散而不乱、忙中有序。1号机组电热专业现场执行经理马正安带着调试人员跑上跑下、忙个不停,“设备安装到哪,调试就跟到哪。”马正安介绍,紧扣4月底1号机组投运目标,为抢时间、抓进度,各区域同步施工、全面推进,将安装、接线、单体调试等工序有效整合并联,为后续的系统调试和整体调试节约更多时间。
工人在焊接水汽管道。
采访中,催促调试设备的电话响个不停,马正安留下一句“不好意思”又跑进了厂房里。
“这么忙,为的是确保下一个里程碑节点按期完成。”李阳拿出手机,翻出一张名为《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里程碑计划》的文档:2023年7月项目开工、2023年12月30日1号机组锅炉钢架开始吊装、2024年6月30日主厂房屋顶网架封闭止水、2024年12月30日循环水通水等20余项重要建设节点一目了然。
“下一个里程碑节点就是:2025年2月20日,天然气具备进气条件!”李阳指着手机屏幕说,目前已经完成17项里程碑节点。按照项目建设任务书,两台机组将于今年4月和12月先后投产,为此,项目在开工前就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节点任务,称之为“里程碑计划”,旨在通过建立里程碑和检验各个里程碑的到达情况,来控制项目工作的进展和保证实现总目标。
“在具体建设中,项目工程还实施模块化管理,分区包片推进。”跟随李阳的脚步,记者探访项目辅助区、附属设施区等区域,各项扫尾施工和装饰装修正在有序进行。整个项目500余名工人分散其中,为今年底实现全面投运的共同目标加班加点、全力冲刺。
据了解,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是泸州首个以天然气为燃料进行发电的重型燃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约35亿千瓦时,年产值约14亿元。
航拍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
“项目建成投产后对四川及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川投(泸州)燃气发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有助于满足四川及泸州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改善四川省电网结构,提高四川及泸州电网调峰能力,也有利于实现泸州页岩气资源的就地转化,促进四川省及川南地区清洁能源发展,助力四川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未来期许
江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蔡宇:我们成立了项目要素保障专班,定人定岗定期服务,保障项目推进。期待项目建成后,镇上能孵化、形成绿色循环产业链,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让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江北镇金钩村村民黄学伦:我现在就在发电厂里搞施工,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相信发电厂建成以后,能给我们本地老百姓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