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除夕到大年初七,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绵阳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奔赴在守护妇幼健康的第一线,只因肩负着生命的嘱托。
年味儿妇幼:“医”如既往的坚守
春节对医护人员来说是“每逢佳节倍忙碌”,自去年10月起,呼吸道疾病的患儿持续增多,加之冬季流感暴发,还有一些消化道的症状比如呕吐、腹胀、腹泻等。儿科医护人员加班加点连轴转四月已久。“晚会都开始了,妈妈到底几点才回来呀?”除夕晚上8点,结束了一整天充实工作后的儿科副主任李怡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终于和等候许久的家人一起吃上了年夜饭。这已是她坚守在春节岗位上的第16个年头,“虽然是辛苦,但守护这些可爱孩子们的健康就是我们的主旋律。”大年初一的一大早,她又精神抖擞地赶往医院,奔赴下一场“坚守与热爱”……
“门诊量1000余人次,住院患儿近400人次。今年春节的儿科患者源源不断,还有挺多外地来绵阳旅游或者探亲的患儿。”儿科护士长龙鑫菊感慨道,面对居高不下的患儿数,儿科的医护团队舍“小家”为“大家”,科主任李花带头值守,不论是“老资格”还是“小年轻”,大家有事一起扛,从不抱怨,旨为每位患儿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年味儿妇幼:让爱触手可及
万家灯火日,阖家团圆时。自春节前一周起,新生儿科推出了“新生儿探视”活动。家属们不再受制于仅仅通过照片和视频的“线上”探视,而是通过预约方式选择探视时间,亲自走进病房,近距离享受与宝宝亲密交流的机会,感受温暖与安心,让爱触手可及。
“看,宝宝眼睛黑亮黑亮的,闪呀闪的好像在和爸爸妈妈打招呼呢。”责任护士热心地向家属介绍宝宝的日常情况,吃奶是否顺利、宝宝是否安静入睡、哭闹的频率与生活状况,主管医生会与家属详细沟通宝宝的病情与治疗进展。家属们“争先恐后”地想看宝宝一眼,不停地叫着宝宝的乳名……又是一年佳节时,团圆的幸福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截至目前,已有近40位家属体验了这一贴心服务。日后,“新生儿探视”活动还将持续开展,在医护、新生儿、家属间建立起一座无障碍沟通“新桥梁”,让“母亲安全 儿童优先”的理念融入每一个便民小举措中去,尽显温暖。
年味儿妇幼:护航万家灯火圆
有人放烟花,有人追晚风。每当万家灯火举杯欢庆的时刻,就是急诊人告别团圆、奔赴战场的时刻。作为战场前端,节假日对急诊科来说却显得尤为繁忙。原本在下乡的急诊医生李尧,本可以享受一次与家人的团聚,但因为科室人员紧张,在回到绵阳后,他并未来得及与家人汇合,就主动返回科室加入到了值守的队伍中去。
正逢流感季,春节期间的儿科急诊患儿只增不减,今年也成了急诊科主任王洪宇和护士长谭俊琪留守医院的第五个春节。尽管家中有充满期盼的妻儿,有渴望团圆的父母,但李纯稷、涂秋平、左海鸥三位急诊儿科医生依旧克服人员紧张等诸多困难,转身选择了患者和家属,坚守岗位。出诊15次,抢救、接诊患者900余人次,这个春节,急诊人步履不停,与时间赛跑,与生死较量,成了医院里的“留守”主力军。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战斗在急救一线的急诊人,在忙碌之余还贴心推出了免费中药茶饮的暖心服务,以一缕微光,点亮了这个节日里最美且温暖的星空。
年味儿妇幼:守护新生“不打烊”
烟火起,照人间。在医院的留守大部队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总是与忙碌和紧张相伴,在不能与家人团圆的遗憾里,感受迎接新生的幸福。助产士李芯睿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作为医院的优秀护士、产房的业务骨干、雷厉风行的带教老师,不论是应急任务还是节假日值守,她都不曾缺席。今年春节,她又主动承担了连读四个夜班,昨日凌晨四点,完成了当班的最后一个接生任务后,她却因感冒加之熬夜导致身体虚弱晕倒在了产房门口。
守护新生,爱不打烊。这个春节,在助产士团队的坚守与陪伴下,产房迎来了与45位蛇宝宝的美丽邂逅。我们赶路为回家,他们却奔忙为大家。我们守望家人的相聚,而他们却在守护生命的希望。
年味儿妇幼:给患者稳稳地“医”靠
四方手术间,三尺无菌台,一盏无影灯,这里没有节假日的悠闲,只有对生命的敬畏和守护。郑红梅和郑继琴是麻醉手术室的两朵姐妹花,她们不仅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还是合作默契的队友,这个春节,他们再次组成搭档,“缺席”了各自的小家团圆,守在无影灯下。假期急诊手术病人增多,刚配合完成了剖宫产紧急手术,神经外科的夜间急诊手术又无缝衔接,加之平日工作繁忙的患者会选择假期进行手术,为了不让择期手术患者等待,这对姐妹花刚下夜班就主动留下“加班”,直至在手术室连续奋战了36个小时才脱下手术衣,踏上回家的归程。
每一台手术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次努力都可能换来生命的奇迹。春节期间52台手术的成功,是整个麻醉手术医护团队以“缺席”换“坚守”,“赢”来了平安。无影灯下是他们的青春,而他们选择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张昕)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