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法治周末》记者 杨文军
□王敬涛
责任编辑 | 王硕
蛇年新春,年味正浓,《法治周末》记者踏上了前往内蒙古集通线东部的行程,目的地是一个看似平凡却又意义非凡的三等客运小站——开鲁火车站。这里日均客流量约五百人,虽比不上大城市的交通枢纽那般人潮涌动,但它却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成都、西安、呼和浩特、沈阳、长春等大中城市,承载着通辽地区群众出行的希望与梦想。
而在这个小站派出所,有一位民警用十二年的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就是呼和浩特铁路公安局锡林浩特公安处开鲁车站派出所副所长付彦隆。带着满心的敬佩与好奇,记者走进了这个派出所,探寻付彦隆的故事。
同事眼中的“领头雁”,
以身作则树榜样
刚踏入派出所,便能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民警黄军杰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付所长期扎根基层派出所,为人特别谦逊温和,工作成绩相当突出,连续多年荣获‘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后来凭借出色的能力被提拔为副所长。”说话间,付彦隆走了进来,他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从容。他告诉记者,自己老家在河南,2012年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怀揣着对铁路公安事业的憧憬,来到了开鲁车站派出所,这一待就是十二年。“我毕业于地方院校,刚接触铁路公安工作时,真的是一头雾水。好多铁路专业术语闻所未闻,像铁路六类案件,什么‘关、提、扒、摆’……但我心里就有一股劲儿,一定要把工作干好。”付彦隆回忆道。
图为付彦隆受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邀请对如何识破电信诈骗知识进行讲解。图/央视网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政治业务学习,还是治安执勤、执法办案,付彦隆都秉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他常说:“只要来到单位,每分每秒都不能虚度,干就要干到最好。”正是这份执着与努力,让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参加工作至今,他先后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0余名;在公安宣传领域,他的稿件先后在极具影响力的媒体刊载100余篇;2023年,他还成功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是他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与忠诚。
铁路职工身边的“老黄牛”,
默默耕耘守平安
走出派出所,记者来到开鲁火车站站区。这里除了开鲁车站和派出所,还有开鲁线路车间、开鲁供电维管车间等十余家铁路单位,300余名铁路职工在这里工作生活。在他们眼中,付彦隆就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默默守护着辖区的治安安全。
图为付彦隆深入铁路沿线牧户家中开展宣传。 王敬涛 摄
大板车务段开鲁车站党支部书记贾晓鹏感慨地说:“付彦隆刚参加工作时是客运执勤民警,车站客车大多集中在晚上和凌晨。每次轮到他执勤,他就给自己定好几个闹钟,就怕错过一趟客车,一晚上不睡觉是常有的事。他执勤的时候,车站治安特别让人放心。”无论是车站的候车室、站台,还是铁路内部单位的重要要害部位,亦或是铁路沿线村庄,都留下了付彦隆深深的足迹。每个单位重点防火场所的灭火器数量、维修日期,哪一段线路存在治安隐患,哪个村庄有多少牧户,他都烂熟于心。不仅如此,付彦隆还经常到各单位开展法治培训讲课。贾晓鹏回忆道:“我刚参加工作时,对消防隐患自查和灭火器使用一窍不通,付彦隆手把手地教我,他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深受触动。”
旅客群众心中的“守护者”,
暖心服务保出行
图为付彦隆带领民警正在维持旅客乘车秩序。王敬涛 摄
新春的开鲁火车站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充满了节日的气息。记者看到付彦隆正带领民警拿着大喇叭,不停地向旅客进行安全提醒。开鲁火车站的客流量主要集中在早上5点至8点,这个时间段,进站口人流涌动。
付彦隆一边督促车站安检员认真开展安检查危,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一边耐心地疏导旅客有序进站,确保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踏上旅程。在候车室里,他还主动为出行的旅客讲解铁路安全和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醒旅客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一位大爷感激地说:“有付警官在,我们出行心里踏实多了!”
在这个新春佳节,付彦隆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把开鲁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守护着旅客的归途,诠释着铁路公安的使命与担当。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平凡的岗位上闪耀着不平凡的光芒。
END
视觉编辑 | 王硕 马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