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眉灵 尹梦奇 摄影报道

今年春节期间,三文鱼,这个过去按块卖的高端食材,游入了百姓家,成为新春餐桌上的“热宠”。

对于这样的改变,四川深有感触。“北欧的三文鱼最快48小时可从捕捞地端上成都餐桌”,被写入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

地处内陆,成都却拥有如此底气。那么,一条三文鱼从原产地游入百姓餐桌,其间究竟又经历了什么?

成都商超内售卖的三文鱼产品。

鱼从他乡来:

进口冰鲜三文鱼同比增长超5倍,一条产业链逐渐成形

下周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又将迎来一批来自智利的“贵客”——约60吨的冰鲜三文鱼。这批三文鱼将从圣地亚哥出发,跨越重洋,降落在成都。

近两年,随着成都恢复、新开多条国际航线,不少从智利、挪威等地空运而来的冰鲜三文鱼,都将落脚的第一站选在了成都。

据成都海关数据,2024年四川冰鲜三文鱼进口额约12亿元,同比增长507.5%。如今,成都航空口岸已成为进口三文鱼的全国第二大口岸。

当然,成都不仅要让当地消费者吃上物美价廉的三文鱼。一个更有想象力的计划——打造三文鱼全国集散中心,应运而生。

实现这个计划,畅通物流网络是第一步。要想让三文鱼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在这里安家落户或走向全国,加工环节同样不可或缺。

如今,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货站出发,仅需约20分钟,满载冰鲜三文鱼的货箱就能运输至东航冷链西部生鲜港的三文鱼智能加工工厂内。

西部生鲜港的三文鱼智能加工工厂内,工人们正在分切三文鱼。

脱装、清洗、分切、分装、打包······2月7日,一批从挪威打捞上岸的三文鱼被送上工厂的冰鲜三文鱼生产线,它们将在这里被加工为气氮包装的三文鱼刺身产品。

实际上,这个环节对三文鱼的后续分销至关重要。

冰鲜三文鱼原箱运输,需要添加冰块保鲜,且整鱼出肉率通常低于60%,这让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而在紧邻机场的工厂,就近完成三文鱼原箱脱装和原鱼分切处理,不仅及时锁住了三文鱼的鲜味,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输成本,得以让三文鱼以更加亲民的价格,游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西部生鲜港的三文鱼智能加工工厂内,工人们正在分装切好的三文鱼。

“春节期间,工厂已经‘爆单’了。”西部生鲜港项目经理张栋栋介绍,目前工厂加工的冰鲜三文鱼刺身、料理三文鱼等产品,80%以上在成都本地销售,最快当天就可以摆上商超货架和百姓餐桌。

游入百姓家:

三文鱼批发零售市场销量涨幅明显,新年吃出新花样

从成都航空口岸涌入的进口三文鱼,激发着成都三文鱼消费市场的活力。

在距离西部生鲜港约10公里处的成都海吉星市场(白家市场),市场内有不少门头上标有“三文鱼”字样的店铺,货柜里摆放着来自挪威、智利、法罗群岛等地的进口三文鱼。

成都海吉星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市场内三文鱼的交易量剧增,较2023年同比增幅达57%。此外,今年1月26日至2月4日期间,市场内三文鱼日均交易量约5吨。

市场另一端,美沿远洋三文鱼体验店里,手起刀落间,店员将一条三文鱼分装至刺身礼盒,递给了前来接单的外卖员。门店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于去年国庆假期,春节期间门店销量翻倍。

作为成都市内一家从事三文鱼批发的企业,美沿远洋门店热销的背后,同样是其批发业务的升温。四川美沿远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敏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假期,公司三文鱼日均批发量同比增长近五成。

成都三文鱼零售市场也同样火热。成都盒马城中汇购物中心店的展柜里摆满了各式冰鲜刺身产品。短短3分钟内,陆续有顾客驻足挑选购买。

“春节迎来了三文鱼的销售高峰。”盒马成都区域水产采购王婷介绍,今年春节期间,三文鱼销售比平时增长了5倍多。对比去年春节同期,三文鱼销售增幅也有60%。

目前,盒马在售的冰鲜三文鱼产品,原料大多都是产地直航。王婷表示,相较于从上海分拨的方式,直航运输节省了2天左右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了鲜度,降低了运输成本。

成都市面上的三文鱼产品以冰鲜刺身为主,同时也有烟熏三文鱼、三文鱼寿司等即食产品。不过,随着大家对三文鱼消费认知的走强,现在,一些三文鱼新吃法也相继涌现,例如将三文鱼制作为中式口味的凉拌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