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赵荣昌 陈碧红 摄影 郝飞
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点亮夜空。2月7日19时,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活动报道组来到泸州市纳溪区“山河明月·醉酒城”特色街区时,正值客流高峰期,600米长的街区里摩肩接踵。
“山河明月·醉酒城”特色街区游客如织。
“这个春节假期吸引了50余万游客前来打卡。”泸州市纳溪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周文菊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这个西南地区唯一以酒文化为核心的文旅融合新型夜间消费场景,为何如此火爆?周文菊笑了笑,给记者们当起了“导游”,“边走边看,一起寻找背后的流量密码。”
现场表演。
穿过一个酒器造型的门楼,人流很快被“贵妃醉酒”的演出吸引。以华彩丹青勾勒搭建的舞台上,婀娜多姿的女演员以独舞的形式,讲述着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其不断变化的眼神和一杯杯酌酒的精妙动作,让人有“穿越”之感。
跟随着周文菊的指引,记者看到,巨型打卡装置与情景演绎贯穿整个街区,包括贵妃醉酒在内共有26个主题艺术表演点位和若干个打卡装置,成为整个街区的超级亮点。据其介绍,目前街区有商铺120余家,集聚了全国与地方的特色美食和非遗文创产品。“这里既有传统的非遗展示,也有现代的创意手作和互动体验,同时提供各种川渝美食和特色网红小吃,以及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和纪念品。”周文菊说。
美人鱼表演。
行走至一个“美人鱼”表演的舞台前,街区道路便出现了“小拥挤”。3条“美人鱼”在水池中随波游动,与游客亲密互动,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很多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打卡。
“来到酒城,怎能不品一杯美酒!”顺着吆喝声,很多游客在一处品酒区排起了小长队。
“中国人的夜间文化,酒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泸州市纳溪区旅游景区服务中心主任王梅介绍,整个街区的打造坚持以酒文化为主线,挖掘整合泸州酒文化、人文风情、民俗文化、非遗传承等典型要素,采用“酒+行为艺术”“酒+情景演绎”等表现形式,布局“一街一园三广场”。即一个主街区,一个休闲游乐场和郭家好酒、放酒纵歌、泸州招婿三大广场,街区采用“一”字形动线完美串联街区和游乐区,街区步步为景,商铺“一店一品、一店一色”。
现场表演。
错落在街区两侧的酒文化馆是街区“流量密码”的另一关键要素。记者细数发现,短短600米的街区,分布着四川转转酒、云南歌舞劝酒、贵州高山流水、酒城衙门、陕西摔碗酒等十个酒文化馆。
近距离观赏白蛇情景剧:灵蛇降人间、非遗火壶表演、体验拜财神仪式……行走在山河明月·醉酒城特色街区,随处可沉浸式体验“蛇年”元素。今年春节期间,街区推出许多应景有趣的新节目,将底蕴深厚、魅力无穷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巧妙地融入热热闹闹的春节活动之中,让慕名前来的游客直呼“过瘾!年味足!”
“山河明月·醉酒城”中的特色表演。
当天晚上,来自泸州市泸县的游客陈林带着家人开车近一个小时专程来打卡后,在好几个微信群中向同学和朋友们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泸州纳溪体验夜生活。”
“体验感”拉满的同时,丰富的业态和消费场景同样重要。今年春节前夕,“山河明月·醉酒城”的旅游生态系统迎来了新升级,纳溪区将周边的特色店铺、小吃摊、文化场所等都纳入旅游生态系统中。同时,还引入KTV、酒吧、餐饮、住宿等形成全方位的旅游生活体验,提高全区旅游品质和服务。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有吃有玩有表演,“体验感” 直接拉满!看这街区规划得这么好,商家也是 “一店一品”,看得出是花了心思的,火起来不意外!想带我爸周末去一趟,喜欢喝酒的他遇上这个地方,肯定高兴惨哟!
山河明月醉酒城, 沉浸在特色街区, 一杯杯酌酒“穿越”, 品尽了云贵川陕。 纳溪今年的春节, “过瘾”,来了值得。
关键是花了这么多钱对城市美化不是为了政绩而是实实在在的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
让人有穿越之感!
纳溪区的城市建设也需加强
特色文化街区,体验感拉满,巴适味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