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我们农村地区的快递企业春节假期也没打烊,名山区下辖的98个村都有专人负责收寄快递。”近日,名山区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去受农村地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情况影响,农村快递业务发展相对缓慢。如何打通农村快递收寄“最后一公里”,让“快递进村”跑得更顺畅,是不少地区探索的目标。

近日,名山区“交商邮农旅供”融合发展项目上榜国家邮政局首批“快递进村”工作典型案例。这是四川首次入选的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春节期间,周围居民在名山区的近邻超市寄取快递。李婷 摄

机制保障 快递“愿意去”

春节前夕,在名山区红星客运站物流点,郑大爷收到了儿子寄来的年货。他说:“现在取快递走路就能到,方便多了。”快递点还放着化肥、种子等农资,村民可以在此购买和寄送日常所需的农用品。

“游客来蒙顶山旅游,时常会购买茶叶等伴手礼,在我们超市就可以寄出去。”名山区红星镇骑龙村骑龙集体超市员工谭莲凤说,超市隔壁就是骑龙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发货既方便又快捷。

部分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增添了供销社、农资售卖的功能。李婷 摄

数据显示,2024年名山区农村地区寄往城市或其他地区的快件超100万件,派送到农村地区的快件超98万件。

“快递进村”需要完善的农村公路网作为支撑。名山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何相材表示,截至目前,名山区已累计新建农村公路500余公里,通过“路长制”实现农村公路常态化养护,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达到5A级。2024年,名山区成为雅安市首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不光要快递“进得去”,还得让快递“愿意去”。近年来,名山区在“交商邮农旅供”运行模式、配套设施、运输线路、工作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农村客运的通达优势,探索实施农村客运携带小件快递进村业务,整合全区快递物流行业,鼓励快递企业为电商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个性化定制服务,推动邮政、申通、中通、圆通等多个快递企业入驻。

融合发展 站点“留得住”

春节期间,前往名山区的近邻生活超市收寄快递的村民络绎不绝。“高峰期每天超50人次,顾客取完快递顺手在超市买点日常用品,我们的收入比过去多了30%左右。”老板姜玲说,超市背靠安置房小区,辐射周边居民超5000人,同时也是永兴街道江落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此前,这里还尝试过无人车“上门”送快递,节约了人力成本。

名山区的乡村运输车辆穿行茶山运输快递。雅安市名山区交通运输局供图

“家门口的快递点是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一环,让村民自助寄件不跑远路。”名山区邮政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程凯解释,为确保农村地区寄件点得到充分利用和持续运营,他们尝试与农村群众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场景合作,在供销社、超市、集市、客运站等设立点位,打造“邮政快递配送为主、城乡客运辅助、多要素集聚共兴”的融合发展体系。

“交商邮农旅供”融合发展项目为群众带来了便捷的快递服务,更重要的是推动多方形成共同体,实现共赢。比如,群众足不出村便可享受收寄快递的便捷服务,网购意愿进一步提升;提高农村客运车辆收入,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同时减轻政府财政补贴;快递企业则有更多精力用于县域市场开发和服务质量提升等。

目前,名山区依托1049公里农村公路网,全面布局农村寄递网,投入资金800余万元推动“交通+互联网+茶产业+现代物流”发展模式,构建起由1个县级物流中心、11个镇级物流营运中心、98个农村物流节点共同组成的三级农村物流体系。

客货邮融合。雅安市名山区交通运输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