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 彭瑀珩
近日,据港交所披露,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星宇航”)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草拟本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公开信息显示,国星宇航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商业卫星并提供星基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按2023年收入规模计算,在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八。
这家民营商业航天川企有何出众之处,募资何用?
2024年国星宇航发布“星河”AI一体机。企业供图
主打两条业务线,累计发射AI卫星数排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第一
通俗来说,这家企业是搞卫星的。
根据该申请,国星宇航制定了企业发展三步走路线图:从自主开发AI有效载荷等,到开启遥感数据自动化空间升维技术的迭代与市场推广,再到完成并运营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等。
2024年,国星宇航联合研发的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发射。企业供图
目前,企业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于去年发射AI智算卫星XSD-15,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卫星在轨运行AI大模型的技术验证。
国星宇航采用一体化业务模式
再看业务模式。卫星领域主要涉及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及应用服务等环节。当前,国星宇航采用一体化业务模式,也就是“包干”卫星全生命周期,从设计、研制、发射协调及在轨运行以及控制管理,到星基解决方案。
拆分来看,主要有两条业务线,第一条是卫星及相关服务。这一条中,企业主要专注AI卫星技术,先后于2018年和2024年发射了首颗AI应用卫星和首颗AI智算卫星。
据介绍,AI卫星相比于传统卫星,能根据业务需求提前完成数据处理,提高星地通信效率,提升应用便捷性。比如,企业的“大运号”卫星,通过星上AI载荷快速精准提取地表热异常信息,在碳中和监测、防火减灾、电力巡检等方面为大运会提供技术保障。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国星宇航已发射9颗AI卫星,完成了13项太空任务。按累计发射AI卫星数量计算,在中国所有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一。
企业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国星宇航用卫星,不卖卫星。因此,收集卫星数据更是关键。这也成为其第二条业务线——提供星基解决方案的基础。
所谓星基解决方案,就是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依靠AI算法来提供定制化应用方案。譬如,通过自主研制的灵境引擎技术,将2D卫星遥感数据转化为高精度3D数字建模,使三维建模能力大大提升,然后用于城市治理、文旅体育、农业监测及游戏等领域,为政府、企业及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川观新闻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支撑场景的关键是技术。这也是国星宇航着力的重点,企业透露,目前拥有卫星AI系统、超级卫星平台、卫星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并启动“星算计划”,构建2800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以此提供更为先进的星基解决方案。
对于各方关注的研发投入,申请显示,企业2022年度、2023年度,以及2023年前三季、2024年前三季研发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8%、10.5%、29.1%及44.2%。
川观新闻记者还注意到,企业执行董事兼董事长陆川为“80后”,拥有近20年的人工智能、航天及通信工程研究经验,主要负责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及重大业务决策等,为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专家智囊团成员,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曾在电子科技大学担任多职,并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国星宇航初步招股书披露业绩
募资主要用于提升研发能力等
就业绩表现来说,两条业务线中,第二条星基解决方案贡献了企业过半的营收。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星基解决方案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8%、90.7%、81.5%。
整体而言,企业营收近三年来实现快速增长,由2022年约1.77亿元大幅增加至2023年约5.08亿元。
就盈利情况来说,由于在前期研发、获取客户、市场拓展、招引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投入,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国星宇航预计,随着技术成熟、客户基础扩大及项目增值、批量化制造、卫星发射成本降低等因素推动,未来AI卫星业务的盈利能力将有所改善。
此番谋划上市募资,国星宇航目的何在?
申请内容显示:资金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选择性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等方面。
譬如,用部分募集资金引进高端人才、购买先进设备。资金还将用来扩大生产规模——除了此前布局嘉兴卫星中试基地,企业还计划在深圳等地建设新的卫星研制基地和测试中心,提升卫星的批量生产能力。目前,深圳中心已完成设计,预计年内提交审查。
放眼更大范围,募资用途与大环境密不可分。
国星宇航所属的赛道——商业航天近年来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我国商业航天产值由2019年约0.8万亿元增至2023年1.9万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6万亿元。
当下,四川大力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抓好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15+N”重点产业链,优化产业生态,强链延链补链。
就卫星来说,数据显示,未来5年,我国在轨运行的商业卫星数量可能会超过1200颗。这条赛道上,机遇很大,挑战也不小,参与者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国际企业,竞争十分激烈。
国星宇航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并重的发展策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降本增效等手段进一步满足市场越来越多的需求。
记者查询发现,截至目前共有36家四川企业在港股上市,其中宜宾银行于今年1月13日成功上市。此外,诺比侃科技和百利天恒两家企业目前正处于聆讯阶段。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