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昊 何海洋 乐山观察 牛萍 文/图

夜幕降临,觥筹交错间,烧烤店的食客越来越多。烧烤盘里的垫纸今后可能来自一家乐山企业——四川凤生纸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生纸业”)。

这家公司过去是国内竹浆纸生活用品龙头。应市场需求而动,2024年开始转向特种纸——食品医疗级竹浆纸生产。

2月8日,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乐山市犍为县,来到凤生纸业15万吨食品医疗级特种纸技改项目现场。“15号就要正式投产。” 凤生纸业总经理周传平介绍,项目总投资10亿元,2024年3月开工建设,是全省首条食品医疗级特种纸生产线,单条生产线产能全省最大。

凤生纸业生产车间。

应需而动 以“转”破题

“传统造纸行业太卷了!” 周传平表示,凤生纸业以前的主要产品是生活用纸,而生活用纸的毛利率在2%~3%,受市场影响大。2023年1月,凤生纸业迎来了事业的低谷期,800多人的企业月利润仅60万元。

面对困境,凤生纸业决定以“转”破题。针对市场需求,凤生纸业将生产重心瞄向了食品医疗级特种纸,坚持“自主品牌+OEM(代工)”双轮发展模式,产品覆盖生活用纸的全部品类。目前,公司已与京东、盒马、永辉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还间接出口到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及瑞士等国家,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食品医疗级特种纸是巨大的增量市场,大有可为。” 周传平现场算了一笔经济账,生活用纸的毛利率在2%~3%,食品医疗级特种纸毛利率在10%~15%,利润大大增加。目前,凤生纸业的卫生妇女产品占到了40%。

科技支撑 一键掌控全程

具体如何“转”?

首先是加大科技投入。在 “十四五”期间,凤生纸业先后投入4.8亿元,打破生产各部门的数字“孤岛”,全面实现生产环节数字化。

在凤生纸业的15万吨食品医疗级特种纸技改项目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对生产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走进中央控制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电脑,上面实时显示着各车间的生产运行情况,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便能精准控制生产线的进料出料,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尽在掌控之中。

工人在调试设备。

记者走进企业智能仓库,仓库有二十多米高。“我们要让货架向‘上’生长,同面积仓库储存量是2万吨,这里可容5万吨。”周传平说。此外,凤生纸业还将采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产品入库、仓储、配送全过程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操作,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截至目前,项目主辅设备基本安装调试完毕。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凤生纸业由此实现翻番,新增税收1亿元。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能扩充,更是凤生纸业转向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的关键一步。同等规模的工厂需要400人支撑,他们只用120人。

未来,凤生纸业还将投资35亿元建设30万吨/年竹基纤维及制品项目,可年产30万吨竹浆板、5万吨竹基纤维模塑产品和25万吨特种纸,实现百万吨产能、百亿元产值,打造全国竹浆造纸龙头企业、以竹代塑示范企业。“纸张用后不要丢,埋于地下,竹基纤维7天后便可降解。”周传平通俗地解释。

凤生纸业只是缩影。未来,犍为县将继续深化“智改数转”,大力推进新型浆纸、新型家居建材、机械加工、能源供应、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老树发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