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米易县共富农场。

川观新闻记者 陈昊 兰楠 何海洋 攀枝花观察 湛璐霜 文/图

47岁的杨世会在攀枝花市米易县共富农场(以下简称“共富农场”)大棚里忙活着,说起收入,她脸上泛起笑容。她家流转给共富农场8亩地,每亩地流转费4000元,“我们两口子都在农场打工,每年还有10多万元收入,日子越来越好。”

杨世会是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2社村民,共富农场就在她家门口。共富农场如何促共富?2月6日,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一季度主题采访活动报道组来到共富农场,探访当地现代化农业共富新模式。

展示大棚里,多种番茄、草莓、水果黄瓜等蔬果摆放在展示台上,共富农场负责人冷天华指着其中3种番茄,透露一个好消息:“我们和肯德基的供应商签订协议,首批3000斤番茄这两天就发运,以后在肯德基的门店,就能吃到我们番茄加工后的食品了。”

攀枝花市米易县共富农场。

不只肯德基。在报道组采访中,当地村民还引以为傲地提到一个词:盒马鲜生。“我没进过‘盒马鲜生’,但我种的菜卖进了‘盒马鲜生’。”杨世会说。

村民如何把蔬菜卖进国内大市场?丙谷镇党委委员严传敏介绍,这得益于共富农场的创新探索。共富农场通过实施“党组织+”模式,实现蔬菜产业种苗实验、科学嫁接、示范推广、订单销售一体化发展,形成“合作共富式、带动共富式、市场共富式、托底共富式”四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村民在共富农场工作。

怎样带动村民致富?冷天华表示,共富农场配套有1万平方米工厂化育苗区、5000平方米新品种示范区,可实现年繁育供应蔬菜种苗7000万株,满足小河流域“稻菜轮作”现代农业园区2.6万亩蔬菜生产需求。同时,农场打造了仓网服务体系,保障蔬菜远距离运输,加强与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对接合作,建立“订单种植+保底收购+协议销售”农产品销售模式,多渠道拓展销路。2024年,共富农场实验示范引进蔬菜新品种400余个,繁育供应蔬菜种苗5000余万株,通过帮农户代育种子及直接销售种苗等两种方式,实现收入2000余万元。

村集体经济通过项目、资金入股等方式受益:共富农场每年固定为其所在的雷窝村分红5.4万元,为丙谷镇其余8个行政村各分红0.2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共富农场的带动下,雷窝村周边群众年均增收约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