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日的“退群”行动,意外引发另外两个国家跟风。
美国退出的“群”中,有两个重要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世人没有料到,以色列“跳出来”说,不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阿根廷宣布,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以色列、阿根廷为什么会跟着美国“退群”?三个国家的举动背后有啥关联?今天《夜观天下》就来聊一聊。
以色列和美国演双簧
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下行政令,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当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好在美国访问。
美国总统特朗普 图据央视新闻
第二天(2月5日),以色列就表示,要和美国一起“退群”。两国的举动,犹如一场地缘政治的双簧表演。
其实早在2018年,美国就单方面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原因是为以色列撑腰,声称“人权理事会对以色列存在偏见”。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新华社发(鲁文·卡斯特罗摄 基尼图片社)
这次美以一起“退群”,是想在加沙地带不受国际社会约束,继续“搞事”。美国近期宣布禁止向近东救济工程处(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资助。以色列也长期批评该机构,指责该机构煽动反以情绪。
而事实是,该机构在加沙地带及周边国家设立了近60个官方难民营,建立了706所学校,140所卫生设施,帮助了约590万名难民(数据截至2024年1月28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近东救济工程处多次遭到以色列方面袭击。就在一周前(1月30日),因以色列禁令生效,近东救济工程处不得不结束了在耶路撒冷的运行。
美以试图通过这些行径,限制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救助,进而将人道主义援助“政治化”。两国声称是为了维护以色列的利益,实质上是将巴勒斯坦难民的生存权当作地缘博弈的筹码。
阿根廷希望“绑定”美国
另一个跟风美国“退群”的是阿根廷,它宣布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阿根廷方面给出的原因有三个,比如“不允许国际组织干涉阿根廷的主权和公共卫生政策”之类的,但背后的真正原因是,阿根廷总统米莱是特朗普的“铁粉”,阿根廷政府将美国和以色列视为主要盟友。
阿根廷总统米莱。新华社发(卢西亚诺·托雷斯摄)
米莱想退的“群”不止世卫组织一个。
去年(2024年)11月,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开了一半,米莱居然强令阿根廷代表团退会了,还威胁说阿根廷要退出《巴黎协定》。这方面特朗普比他“走得远”,已经退出了《巴黎协定》。
米莱与特朗普一样,也是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曾抨击全球变暖是谎言。上任总统后,他就放宽了对森林、冰川等环境保护的限制,并鼓励外资进入能源行业。
米莱还拒绝加入金砖国家,威胁退出南方共同市场(南共市)。分析认为,米莱此举是向美国示好,希望加深与美国的战略结盟。
跟风“退群”并不可取
特朗普的“退群”行为,反映出极端单边主义和“美国优先”的理念。而以色列和阿根廷跟风“退群”,都是为了借此与美国“捆绑”获利。
一些分析人士不免担忧,美国“退群”会不会引发更大的跟风效应。
不过,当今世界远未安宁,“地球村”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那些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国家,最终将会自食其果。
川观新闻记者 王桃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
主播:廖文卓
文案:王桃
摄像:周芷冰
制作:周芷冰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赖永强
川观新闻出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醒醒吧,狂妄自大的美国,可怜的“以”“阿”!
退就退吧
是上瘾了,
应对全球性挑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希望世界和平
举动背后有啥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