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各口岸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

外国游客在游览北京故宫。王新摄(影像中国)

在2024年中国国际传播年度热词榜上,“中国游”一词名列前十。中国全面放宽优化免签政策,推出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政策举措,“中国游”成为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优先选择。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6.1亿人次,同比上升43.9%;其中内地居民2.91亿人次、港澳台居民2.54亿人次、外国人6488.2万人次,同比分别上升41.3%、38.8%、82.9%。全国各口岸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说走就走的“中国游”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新窗口、新通道,向全球展现真实、多元和活力满满的中国形象。

制图:王威(新华社发)

“前往中国旅游已成为一种风尚”

“周五下班去哪里?去中国!”近日,“周五下班去中国”登上韩国社交媒体热搜榜。“我刚和朋友去青岛玩,坐飞机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在机场就能办理入境手续,太方便了。”韩国公司职员郑佳珍对本报记者说。根据韩国国土交通部航空信息门户网站数据,自2024年11月8日中国对韩国实施免签政策以来,赴华韩国游客数量大幅增长,2024年11月达到99.34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加47%。

2024年12月28日,韩国游客文鉉堣(左后)一家在上海外滩合影。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在泰国大学生中,前往中国旅游已成为一种风尚。”在广州一家餐厅,来自泰国曼谷的大学生莫琼对记者表示,中国美食种类繁多,令人向往;广州距离泰国也不远,成为理想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如今签证手续很便利,周末就能来此游玩一番”。

自2023年年底以来,中国的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截至目前,中国已同26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对54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各类互免签证协定。去年12月17日,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新增21个口岸至60个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过境免签的外国人可以在24个省(区、市)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

2024年12月27日,外国游客从北京大兴机场边检站入境。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免签效应持续显现,带动“中国游”更加火热。2024年6月,中国对波兰免签政策公布半小时后,携程国际版上波兰用户对中国相关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比前一天上涨40%。华沙市民米莱娜第一时间决定到中国旅游。“我一直喜欢中国文化,喜欢很多寄情山水的中国古代诗歌,我想亲自去感受一番。”米莱娜在中国度过了10天的游览时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张家界等地给她留下深刻回忆。“太不可思议了,希望我的朋友们都能亲眼去看看中国山水!”

自中国对比利时实行免签政策以来,越来越多比利时民众开始把中国作为第一旅行目的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比利时游客从“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目的地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逐步扩大到更多地区。比利时游客帕特里克、吕克和英格里德近期刚从中国旅行归来。“清晨,在火车卧铺中醒来,一眼看到壮丽的青藏高原美景,这种感觉太美好了。”乘坐西藏旅游专线列车后,他们十分兴奋地对记者说,越走进中国,就越会感受到中国的魅力。“来了一次,就还想再来,我们期待探索更多地方,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多样化的旅游资源极具吸引力”

不久前,说得一口流利中文的德国人柯于根再次启程,从德国法兰克福前往中国。柯于根是上海国旅驻法兰克福办事处市场销售总监,此次赴华,是为了开发适合德国游客的中国徒步线路,同时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2024年11月1日,外国游客在位于海南保亭的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游玩。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我们推出的免签‘中国游’线路深受欢迎,许多产品刚推出便迅速售罄。”柯于根表示,除了传统线路,新开发的长江三峡线路也很有市场。2024年公司接待的赴华游客数量超过2000人,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2025年预计会达到3000人以上。

希腊科斯莫拉玛旅行社市场与公关部经理玛丽亚·卡瓦迪亚最近也到中国考察旅游市场。“中国多样化的旅游资源极具吸引力,免签政策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加深其他国家民众对中国丰富文化的了解。”卡瓦迪亚表示,中国免签政策带来的利好,相关文旅机构的积极推广,都令她对希腊赴华游客增长很有信心。

2024年12月7日,外国游客在第五届哈尔滨采冰节现场品尝冻货。 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中国一直是奥地利人访问量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我们现在正在规划2025年春夏旅行线路,计划推出更多有关中国的旅游产品。”奥地利旅游从业者甘瑟·格鲁伯表示。奥地利维也纳州议会主席恩斯特·沃勒认为,免签政策得到奥地利各行各业的热烈响应,这项措施“必将便利奥地利民众赴华旅游,加强人员往来,进一步促进奥中关系和两国交往”。

“中国游”的火热,也推动相关航空运输市场的增长。马来西亚高飞旅行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李麒峰对记者表示,随着马中两国游客出入境热情高涨,航空领域业务也在不断增长。近期两国之间已经新增18条直飞航线,覆盖多个城市,更好满足了游客需求。

“有助于增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日本游客久野裕梨近期过境福建省,在中国不长的停留时间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转机时,我很顺利地办理了手续,机场工作人员向我详细介绍了如何填写相关材料。从机场出来,附近的酒店有免费接送巴士,工作人员态度亲切,服务十分周到。”久野裕梨对记者说。

洛伊克·拉加德是法国知名旅游摄影博主,曾在上海工作过。免签政策出台以来,他两度赴华,走访了成都、重庆、湖南、新疆等地。“5年后再来中国,最大的感受是城市化程度更高、基础设施更完善了——高铁、网约车和线上订票系统都非常便利。”在旅途中,他拍摄了大量作品,收获了大量点赞与收藏:“中国的壮丽景观拍出来非常震撼,很有视觉冲击力。”“没想到在中国竟有这样的景致!”有网友在作品下留言。“免签政策确实带来了便利,也让人有种说走就走的冲动。”他对记者说。

2025年1月1日,几名外国游客在南昌滕王阁景区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有很多主题为“中国旅游”的群组,时常引发跟帖讨论。许多标题为“我对中国的看法原来是偏见”“这才是真实的中国”等由外国博主制作的视频,吸引了不少粉丝。很多游客用“出乎意料”和“从未想象过”等词汇表达他们对中国现代化程度、风土人情多样化的赞叹。

“百闻不如一见”,入境游是国际游客直接、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中国驻首尔旅游办事处主任张若愚表示,赴华“自由行”人数的增长,会加深韩国年轻人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形成良性循环。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对记者表示,免签政策不仅促进了入境游的增长,更向外界释放了中国开放的强烈信号。“游客来过中国后会将他们的新认知传播出去,这对进一步提升中国形象有很大好处。”他认为,随着免签政策效应的释放,相信将有更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

2024年12月12日,外国游客在北京什刹海乘坐人力三轮车观光。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新加坡《独立报》的文章认为,中国扩大免签政策对全球旅游业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中国积极为国际游客提供更便捷的出入境服务,“不仅有助于减少旅行障碍、推动中国旅游业快速增长,也必将促进其他国家采取类似政策,使全球旅游变得更加便利,更有助于增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最终促进世界的互联互通”。

(人民日报记者黄发红、褚君、莽九晨、张矜若、禹丽敏、牛瑞飞、徐馨、谢亚宏、朱玥颖、尚凯元,实习生宋昱欣参与采写,责编:孟祥麟、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