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职业健康

预防冬季冻伤

异常气温如高温、低温是生产劳动过程中常见的物理因素之一。

严冬来袭,冷伤的职业健康危害已敲响警钟。低温环境、湿冷、降雪、高海拔等作业环境,加之户外或室内低温作业时间过长及活动受限、防寒性能不足等因素,易引起冷伤。

今天,小编收集整理了专业医师的建议,给大家全面讲解冬季冷冻伤预防的健康知识。

一、什么是冷伤/冻伤?

冷伤分为全身性冷伤即低体温(亦称冻僵)和局部性冷伤,后者包括冻结性冷伤(即冻伤)和非冻结性冷伤。

冻伤是指接触严寒环境或介质(制冷剂、液态气体等)导致身体局部组织温度低于组织冻结温度(-3.6℃~-2.5℃,亦称生物冰点),局部组织经冻结与融化过程而导致的损伤。它是一种局部病症,皮肤组织温度下降,扰乱体表血液循环,一次暴露于极度严寒环境数秒钟就可能发病。

2013年国家卫健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冻伤纳入法定职业病,劳动者低温作业时被冻伤认定为工伤。

二、哪些职业接触可造成冻伤?

职业暴露低于0°C环境或制冷剂等介质时,均有可能发生冻伤。

冻伤常见的职业包括寒冷季节从事户外作业,或在无采暖或有冷源设备的室内低温条件下作业,如林业、渔业、农业、矿业、护路、通信、运输、环卫、警务、投递、建筑业以及车祸、车辆故障、踏冰落水等意外事故等。

冻伤常见的工种有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工人、林业工人、汽车司机、建筑工人、户外维修人员、邮递员、清洁工人、食品冷藏工人、接触制冷剂和低温介质(二氧化碳(干冰)、液氮、液氦、氟利昂等,由于其沸点过低,在常压下蒸发的瞬间可形成极低的温度)的人员等。

三、冻伤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冻伤多见于身体末梢暴露部位,如手、足、耳等。在冻结状态下,冻区血流停滞,皮肤苍白无血色或呈蜡样灰色,触之冰冷僵硬,麻木、无感觉,运动受限。复温融化后,患部皮肤可呈红、暗红、紫红、青紫甚至青灰色;局部充血、水肿;有刺痛、烧灼样痛,感觉过敏或迟钝;出现水疱,伴有渗出;水疱干燥后形成痂皮,脱痂形成溃疡。可形成干性、湿性或气性坏疽。

四、冻伤后如何处理?

1.立即脱离接触寒冷环境或极低温介质,移至防风保暖场所,采取保暖措施,可用毛毯等包裹取暖,神志清醒者可给予热饮。

2.评估伤情,难以确定伤情时,按重度冻伤处置。若手套或鞋袜与身体冻结在一起,切勿强行脱去,可在复温后手套、鞋袜变软时小心剪开弃去。

3.温水快速复温。确认伤部无再次冻结危险时,方可采取积极复温治疗措施。冻结部位浸泡在40℃~42℃温水中,水位要高出冻伤部位2cm~3cm,监测水温以保持水温恒定,直至冻肢融化、远端皮肤尤其是指(趾)端红润、肢体变软为止,一般需30 min~60min。

严禁采用延迟复温(如拍打按摩、冷水浸泡、冰雪搓擦等)或过热复温(如明火烘烤、发动机废气烘烤,或用温度高于48~50℃的热水浸泡)等错误方法复温。

4.如合并低体温,应先处理低体温;并依照对生命安全影响的大小,依次先后处置其他严重伤病。加强创面护理,必要时药物或手术治疗。

四、如何预防职业冻伤?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做到如下预防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有周密的作业计划,有应急处置预案与冷伤救治组织,配备救治药械和急救后送工具等,加强低温环境分散作业人员的管理。

2.加强职业防护宣传,普及冷伤防治知识,可定期开展低温作业基本技能训练。

3.按照卫生标准或规范要求,发放防寒装备,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防寒、采暖设备,或在作业位置附近创造局部温区。

4.监测室内外作业现场气象条件的变化,合理安排劳动作息与定时轮换。

从事低温作业的劳动者,也应积极做到如下预防措施:

1.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好防冻保暖措施。衣着保暖、透气、干燥,对身体、手脚、头部等进行局部防护隔寒。做到“二勤”和“二不”,勤活动手脚,勤搓颜面;不穿潮湿、过紧的鞋袜,不长时间静止不动。

2. 改善伙食结构,加强适应性训练。增加富含蛋白质的热食热饮,如肉类、蛋类、鱼类、豆制品、热汤或运动型饮料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体力,提高身体御寒能力。禁烟限酒。

3. 及早发现,尽早干预。低温作业劳动者若发现有手、脚、颜面等部位感觉异常或麻木、刺痛、痒感或灼热感,应立即停止工作,脱离寒冷环境,一旦出现冻伤,及时就医阻止进展。

END

来源:合肥卫生、职业健康

编辑:张安捷

校对:刘丽娟 杨月 龚袁圆

责编:李建根 李茹玉

审核:许扬

制作机构 | 四川省总工会融媒体中心

电子邮件 | szghr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