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资阳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资阳观察 黄芯榕 川观新闻记者 田姣
一个月前,“资阳造”首枚商业运载火箭在四川星河动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飞行器总装制造基地下线;更早之前,四川省2024年产业新赛道名单公布,资阳成为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这一赛道的首批“赛手”。
在商业航天新赛道抢占先机的资阳,如何走出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乘势实现“逐梦星河”目标?1月3日,政协资阳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大会发言环节,资阳市政协委员、资阳市经济合作外事局副局长唐易辉围绕培育商业航天产业这一主题进行了发言。
在唐易辉看来,商业航天产业前景广阔、空间巨大。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基于三点判断。
从上情看,国务院及各部委累计出台商业航天政策性支持文件22个、行业规范性文件24个,我省2024年产业新赛道名单明确支持我市发展商业航天火箭产业。
从外情看,预计2024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将达396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增至2.34万亿元,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趋近全球总数的1/3,商业航天梯队层次逐渐成型,其中星河动力已成为国内民营商业航天领域领头羊。
从内情看,资阳市推动商业航天产业从零起点破题起势,落地星河动力航天、航天三院资阳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两大项目,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但目前仍存在本地协作配套不完善、资源要素不完备、产业集聚度不够高等瓶颈制约。”唐易辉建议,确立“建设西南地区商业航天火箭重要产业基地”发展目标,明晰“投资洼地”迈向“产业高地”的发展路径,促进“地面经济”与“太空经济”融合互动,围绕“产业配套、产业要素、产业生态”3个方面综合发力,实现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培育经济新增长引擎并驾齐驱。
一方面,从硬件与软件入手,强化航天产业配套服务,以星河动力二期项目为牵引建设商业航天特色产业园,以完善发射基础设施为抓手布局航天产业集群,优先发展以航天地面设施装备、火箭零部件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吸引空天产业链主企业及配套企业落地;运用“链主+国企+地方”合作模式,争取国家级重点航天院所及头部企业,组建商业航天产业园运营主体,围绕航天、低空链主企业布局航发链、元器件链、高强度耐热材料链、工业文旅链等。
另一方面,完善商业航天产业的政策、人才和资本三个发展要素,逐步做强航天产业规模。如成立资阳市商业航天产业工作专班,加强与北上蓉等航天大城错位融入合作;发挥资阳籍装备领域专家、院士资源,引荐优质项目技术团队来资创业;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共同打造资金池,推动更多商业航天企业聚集等。
此外,还有营造人才技术创新环境、法治高效投资环境、一流产业配套环境,培育核心竞争力。如依托资阳“西部车城”产业基础,推动星河动力与造车企业合作,鼓励车企转型研发火箭零部件,推动传统生产力动能转换;针对关键技术难题,支持星河动力与西工大、北航等研发团队在资阳成立校企创新工作站、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持续提升企业投资便利度,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和审批效率,降低企业时间成本;绘制商业航天上下游招商图谱,建立靶向招商清单和项目库,鼓励引导本地及周边企业与星河动力建立稳定配套关系,提升专业协作能力,构建有机融合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