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慧欣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1月3日,新年伊始,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种业建设好消息不断——2024年4月,绵阳“种业经验”被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种业简报》专题刊发推介,供全国各地学习借鉴;2024年绵阳有2家种业企业入选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豪种业等4家企业进入杂交油菜、蔬菜商品种子和优质种猪精液等国内行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令人更加振奋的消息还有——绵阳市三台县国家生猪种业园区通过认定,成为全省首个通过国家级认定的生猪种业园区;江油市、游仙区2个省级种业园区进入公示名单,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获得两个省级种业园区认定的市(州)。截至目前,绵阳市国省市三级种业园区建设体系已初步形成,其中,国家级种业园区1个、省级种业园区2个、市级种业园区6个。

游仙区蔬菜种业现代化农业园区

种业建设成果实现“井喷”背后,绵阳种业强市建设向“新”而行的秘诀是什么?1月3日,川观新闻记者走进绵阳探寻其中的奥秘。

以育种创新攻关破解“种业芯片”技术难题

在位于三台县老马镇的四川蜀芯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方猪“育繁推”一体化核心育种场,这个于2024年10月刚正式投产使用的育种场设计常年存栏量为2400头。

四川蜀芯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方猪“育繁推”一体化核心育种场

“年均可出栏种猪5000头、商品猪45000头。”该公司副总经理周天其介绍,“蜀芯黑猪”是由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专家团队历时十余年,以四川著名地方猪种“雅南猪”和洋猪杜洛克为主要育种素材所选育的种猪,育种场的建成将有利于解决本土黑猪核心种源自给率低、生产性能不优等“卡脖子”问题。

“‘蜀芯黑猪’F5世代已问世,预计于2026年达到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生猪新品种审定基本条件,有望成为绵阳市首个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生猪新品种。”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绵阳还拥有‘天府肉猪’‘川藏黑猪’两个生猪配套系。

瞄准生猪育种未来赛道,绵阳通过与院校、研究院(所)联合育种创新攻关,探索破解种业技术难点。

在2024年9月举行的四川省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现场培训会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农业大学分别为三台县授牌了“万安实验室生猪创新基地”和“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三台生猪育种中心”。

“授牌意味着绵阳市再添2个生猪种业创新基地,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三台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的功能结构,为持续构建多元化资源共享的生猪育种联合攻关机制。”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畜禽育种领域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联合共建。

此次设立的“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三台生猪育种中心”将围绕高产、优质的商业化主导生猪品种缺乏的产业问题,聚焦种源自主创新,致力培育性能优良、国际竞争力强的生猪重大新品种,力争实现关键理论突破、核心技术引领、重大品种超越和高端人才汇聚。

据了解,绵阳市自2021年提出建设全国种业强市目标以来,依托国家级生猪种业园区创建,高起点启动了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建设,先后建成了分子生物育种实验室、生猪基因大数据评估实验室、生猪种源疫病防控技术实验室,落地了四川省畜禽种业大数据分析与服务中心,引进了四川农业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科研团队,依托铁骑力士、新希望、明兴农业、四川种业发展集团等合作企业,搭建起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猪育种创新平台。

目前,绵阳已建成国家区域畜禽(生猪)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小麦水稻及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作物(油菜、甘薯)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等28个创新育种平台。2024年以来,绵阳已获审定(登记)农作物品种40个,筛选发布推介新品种87个。水稻品种“爽两优138”被认定为超级稻;小麦品种“‘绵麦902’的选育与应用成功入选绵阳市202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苔子茶1号”填补了绵阳茶树品种空白;“蜀芯黑猪”“天府肉羊”“粉壳蛋鸡”等畜禽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进展,为破解种源“卡脖子”问题贡献了重要力量。

以种业园区创建打造“种子金库”资源宝库

“目前保存了500余份莴笋种质资源,种植品种460个,成功选育出了‘绵高青1号’‘绵笋1号’‘绵紫笋1号’等一系列新品种。”1月3日,走进同样刚刚入选省级种业园区公示名单的游仙(蔬菜)种业园区省级莴笋种质资源圃,绵阳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所长黄海涛介绍,如今,“绵阳莴笋”已凭借其丰富的品种以及国内领先的研发和推广水平,占到全国莴笋种植用种量的40%以上,成为行业佼佼者。

在该园区,类似培育莴笋这类优势特色种业,攻破市场竞争弱点的案例还有甘蓝、小白菜、芥菜等蔬菜品种。围绕培育优势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品种测试与评价等能力建设,目前,该园区已完成种质资源保有量2120份、建设种质资源圃4个、鉴定评价种质资源75份、构建育种核心亲本31份。

同时,该园区还建成蔬菜专家工作站1个、蔬菜育种基地9个、配制杂交组合1100余个、展示蔬菜品种1500余个,实现种子(种苗)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率91.21%。特别是于2024年底建成的川北种质资源库,将为未来绵阳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起到关键作用。

走进位于游仙区小枧镇雨凤村的川北种质资源库,川观新闻记者看到,该项目房屋装饰、装修,内部冷库等关键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成。

“建成后的川北种质资源库将成为全省市级首个综合性种质资源库。”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运用技术力量与其他科研院所和园区一起聚力攻关,既能集中主要力量开展种质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又能将育种成果直接与园区生产对接,实现“育繁推”有机衔接。

该负责人还介绍,到2025年,川北种质资源库可收集和保存川北地区特有或局部优势特色的粮(油)、薯、蔬等种质资源5万份;到2030年,可完成1万份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状表型精准鉴定、全基因组水平基因型鉴定及关联分析;到2035年,可保存国内外特色农业种质资源10万份,鉴定一批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发掘一批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新基因,创制一批突破性的育种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