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产业帮扶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2023年9月,四川启动对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明确“抓发展、抓帮扶的关键在于抓产业”。刚刚过去的2024年,省内先发地区、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与后发地区开展深度的结对帮扶,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升当地造血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省已累计为欠发达县域签约引进产业项目150个。在这一年里,产业帮扶无疑是我省托底性帮扶工作中的亮点,特别是对于39个受援县域而言,这更是一个深刻的年度印记。
年终盘点,我们关注托底性帮扶,选取巴中市恩阳区做观察样本。恩阳区,位于川东北,由川南经济龙头宜宾市进行结对帮扶。通过这个样本观察,且看这一年帮扶工作如何聚焦“三农”,如何精准定位,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将一个个好理念、一批批新品种、一个个好项目引入这片欠发达县域,为当地产业发展添动能,为群众增收致富增活力。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文/图
1月2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恩阳区尹家镇的巴中市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尹家下苏现代粮油产业园。漫步园区内,绿油油的油菜为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仔细观察,农田中的油菜疏密不均。“我们在园区推广了无人机播撒新技术,种出的油菜要密集些,亩产也要高些,而相对较稀疏的油菜是当地村民人工移栽的。”宜宾市结对帮扶巴中市恩阳区工作队(简称“工作队”)领队邱俊辉介绍。园区内的油菜品种,也是工作队筛选的抗病性强、出油率高的宜宾新品种。
恩阳区尹家镇下苏村现代粮油产业园,运用了无人机播撒新技术。
2023年7月,邱俊辉等宜宾市29名帮扶工作队员,来到位于秦巴山区的巴中市恩阳区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队员倾情帮、当地群众加油干,一系列变化正激活恩阳的乡村产业振兴动力,结对帮扶正实现“1+1>2”的叠加效益。
▲带来好品种新技术
节本又增效
去年,尹家下苏现代粮油产业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让园区种粮大户岳秀毓更看好种粮的前景。工作队带来的“宜油47”等新品种,抗病性更强、单产更高,受到岳秀毓等当地群众欢迎。园区内,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张义娟、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卢孝平等队员还结合实际,集成推广了“施肥、旋耕、灭茬、断草、覆土”一次性机械作业收获等新技术,以降成本。
恩阳区尹家下苏现代粮油产业园航拍图。
据张义娟等队员测算,“宜油47”试种效果看得见:传统栽种模式每亩成本约为960元,如今降为了约380元,同时平均亩产还可以增产约52公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岳秀毓去年扩面的底气更足了,将350多亩扩种至600多亩。“有好品种、好技术,种地更有奔头。”岳秀毓也化身推介员,向周围的种地朋友推荐高产品种、高效技术。
同样的可喜变化,也发生在位于恩阳区司城街道碧石村的宜宾·恩阳现代农旅融合产业园水稻基地。“去年,村民直接用编织袋现场抢购刚收割下来的湿水稻。”虽然眼前稻田里只残留着枯黄的稻茬,但水稻丰收的画面依旧让李念东、余井康等队员记忆犹新。原来,工作队组织村民现场观摩“宜香优2115”超级水稻表现,并免费品尝,赢得了好口碑。
宜宾·恩阳现代农旅融合产业园内,收割机收获从宜宾引进的新水稻品种。
曾经,碧石村老百姓也苦于没有好的种粮门路。碧石村村委会副主任杨海生介绍,受耕作条件、田间管理、水源灌溉等因素影响,村里水稻亩产大概有800斤,传统的插秧和采收效率低、投入大、成本高。工作队积极构建帮扶工作共同体,与恩阳区农业农村局、司城街道办等携手,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良好基础,试点推广新品种“宜香优2115”超级水稻,采用现代化机械插秧、收割。“新品种水稻亩产大约有1200斤,粮食增产了,大家积极性更高了。”杨海生说。
2024年水稻收获的季节,从宜宾引进的新品种水稻,让当地群众获得丰收。
这些正向反馈,让邱俊辉等工作队员感到欣喜。恩阳区是全省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工作队一开始便希望引进高产品种、高效技术。为此,工作队积极对接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将在宜宾运用成熟的好品种、新技术带过来。同时,张义娟等队员还组成专家团队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村民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宜香优2115”超级水稻、“宜油47”油菜等宜宾高产高效品种,正越来越受到当地群众喜爱。
▲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兴业又富民
2023年,宜宾市以全链条思路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效果初显。在此背景下,工作队成员结合自身优势,在加工、营销、旅游等领域谋划,助力恩阳走上农业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路径。
日前,在宜宾·恩阳现代农旅融合产业园的核心区,一座两层的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即将交付使用。“中心可提供育秧、机耕、施肥、机插、飞防、收割、烘干、仓储等‘一条龙’服务,覆盖周边4000多亩耕地。”恩阳区司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一芸介绍。
走访中,王一芸、杨海生均向记者提及,水稻收获季遇到阴雨天气,容易导致水稻来不及抢收、烘干。村民辛苦一年,最后没啥收成。“我们发现群众对粮食烘干等需求迫切,就优先解决。”队员卢孝平在“三农”系统多年,又参与了前期的全覆盖摸底调研。工作队以帮扶资金整合相关产业资金,在恩阳(改)建了2个农事综合服务中心补短板,受农户欢迎。
宜宾帮扶人员为恩阳农产品设计的新包装(最左边为原包装,右边为新包装)。
此外,工作队还在加工、营销、旅游等领域谋划,助力恩阳农业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银耳是恩阳乃至整个巴中市的特色农产品,但全市还没有一条现代化的银耳精深加工生产线。“恩阳区食品饮料产业有基础,银耳精深加工大有可为。”邱俊辉说,为此,工作队将目光放在了食品深加工领域。2024年,宜宾投入400万元支持建设的恩阳特色农产品(巴山粹·鲜炖银耳)深加工生产线正式投产。
“巴山粹·鲜炖银耳”系列产品已从巴中走向全国乃至国外。
“我们以优质的新鲜银耳为原料,标准化生产工艺下,银耳、红枣、枸杞等都做到了精准控制,最大程度保留风味及营养。”来自宜宾市建投集团的帮扶队员杨大平有丰富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他全程参与了项目厂房建设、生产线安装、生产工艺在地优化、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今年,工作队还将与企业携手推广优质银耳的品种培育和栽种新技术,带动周边群众参与银耳产业发展。
接下来,宜宾产业帮扶将走向何方?或许从双方共建的园区名字可窥一二:宜宾·恩阳现代农旅融合产业园。目前,园区内既规划了粮油高产项目,也布局了食用菌规模化种植项目,还设计了民宿、餐饮、丰收广场等项目。眼下,位于园区核心区内的碧石村产业环线路正加紧施工。工作队还将争取资金对园区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帮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记者手记
两地连心,共促业兴民富
在碧石村采访时,记者得知宜宾市与恩阳区联手成立了一家名为“宜恩联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强村公司,目的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巴山粹·鲜炖银耳”加工车间厂房外,可瞅见一句标语:宜巴情谊紧相连,结对帮扶开新篇。这两个切片,折射出宜宾市、恩阳区两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发展愿望。
“巴山粹·鲜炖银耳”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忙着给产品装箱。
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当下,项目、资金、人才等正向恩阳高效集聚。一项新技术、一个新产业的落地生根,既要有外力的推动,更重要的是激发恩阳本土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
整个采访期间,记者听到恩阳当地群众、干部对工作队的付出给予了肯定、表达了感恩之情。这29名工作队员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朋友,用真心换来了当地干部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信心,用实干带来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