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一

乌勒苏泊,彝名“彝海”,是四川凉山州冕宁县境内的一个高山深水湖泊。1935年5月22日,刘伯承在彝海边与彝族头人小叶丹歃血为盟,为红军顺利通过彝区,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宝贵时间。一盅血酒,血与血融合,脉与脉相生。彝海与冕宁,是具有深厚红色底蕴的沃土。

彝族作家安纹忠的报告文学集《乌勒苏泊》,记述的是最近二三十年间发生在此地的真实故事,以百姓的个体命运为观照,在个体生存的遭际中,书写乡土变迁的历史进程。文章配以相应的纪实摄影图片,图文并茂,互为参照,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风物色彩。

报告文学兼具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性。安纹忠是土生土长的冕宁人,在这里生活、工作了近60年,一直坚持文化研究和文艺创作,对冕宁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文熟稔于心,对家乡故土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样的履历,成就这样一部很有温度的报告文学作品集,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报告文学是一种“行走的文学”,作品要贴近现实,接近或还原人物本真,要经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实时实地采访,要观察生活、体恤民情,在选材、构思、语言驾驭等写作环节上匠心独运、发声发力。

《乌勒苏泊》中,好些篇章给我留下鲜活的印象,里面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件件真实的事:冕宁人沈月发大学毕业在广东打拼20年后回到家乡,5年间,在大桥镇的荒山野岭种植花椒1000多亩,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山西女子陈丽与美丽的冶勒湖结缘,在湖边开了个旅店,还给自己取了个彝族名字叫吉康阿加嫫,她会写诗,而且诗写得很美;20年前在马头乡虫园村那个篱笆棚教室读书的小女孩胡玉华,如今已是虫园村幼教点的胡老师了,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与孩子们一起,她的脸庞如荞花般灿烂;还有雅砻江上摆渡人李万彬,空手骑士罗宵宵;最能代表藏彝走廊文化融合特征,集汉、藏、彝文化元素于一体的锦屏汉服,随锦屏龙灯队亮相冕宁县正月十五闹元宵,屡屡获奖;再有锦屏电站的奇伟,305米高的世界第一双曲拱坝,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引水隧洞工程,创造了世界电站大坝建设和引水发电隧洞建设的里程碑。

作者行笔奔放洒脱,活泼流畅,热情洋溢。以人带事、以事写人,有的截取一个截面,或选取几个片段、几个细节,对人物加以典型化处理,且多用“被写人物”与“我”的对话方式展开当时情景,突出故事发生地原滋原味的语言特色,让我们置身于那个既定的语境中,感受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人物性格特点及其语言风味,生动灵活,颇有感染力,引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善于运用数据说话,数据增强新闻的说服力、真实性和可信度‌,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闻信息。

这本集子中的文章皆可独立成篇。从整体结构框架来看,作者有意识地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连接与并置,体现出纪实探究精神和历史纵深感。也就是说,当下的现实是如何从历史走到现在,历史之“在”与现实之“在”是无法割裂的,今天的现实是正在行进中的历史。

在《姑鲁沟碎马蹄声》中,写到姑鲁沟如今在国家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支撑和指引下,在中共凉山州委、州政府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的推动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弯又一弯的山路平坦了,乡与乡畅达了。可是,忆当年——在冕宁境内长达90多公里的雅砻江峡谷,骡马甚多,堪称“骡马王国”,有人称这里为“骡马谷”。冕宁县泸宁、里庄两个片区的14个乡镇、两个工委就分布在这条峡谷的两岸。

千百年来,滔滔雅砻江没日没夜地冲刷、切割,切高了这里的山,割深了这里的谷。1700米宽,海拔最低点与两岸高山的相对高差达2000米左右,水深、坡陡、路难行。繁衍生息于此的彝、汉、藏族同胞“出门赶集靠骡马,走亲访友骑骡马,进山背柴驮骡马,下地收割牵骡马”。家家户户有骡马,多则五六匹,少则一匹。人们牵着的是骡马,赶着的是骡马,骑着的也是骡马,骡马成了这里山民们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和交通工具。曾经有个外地游客在泸宁里庄骑了几天骡马后感慨万千:“骡马,峡谷之身啊!”

上述引文是安纹忠数年前写的散文《骡马谷》片段,艺术地再现了雅砻江大峡谷骡马的故事,洗练、形象、活脱、传神。历史与现实彼此映射,相互建构,今日之“乡土新图景”“新山乡巨变”“乡土中国”,是一代人接续一代人,历经千难万险,一步一个脚印踏走出来的。《乌勒苏泊》书写发生在革命老区彝海的真切而细小的故事,尤其侧重于描绘新时代发展中“冕宁实践”的壮美画卷。

本书摈弃了单一视角的线性与局囿,穿插融汇了相关的神话、传说、典籍、诗歌、民歌、风俗、非遗等,风景描绘在书中亦增色出彩。这都拓展了文本的思想内涵与审美意蕴,得见作家在情感、视野、认知、价值、审美等诸多方面的主观意绪,对乌勒苏泊历史文化、乡土民情了然于心,写起来也就如数家珍。所以,《乌勒苏泊》又是一部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印记的人文地理之书。

(《乌勒苏泊》,安纹忠著,四川民族出版社,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