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陆运河建设者们日夜奋战,三大枢纽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工程已完成过半。
平陆运河建设过程中,不断经受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严峻考验,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气象服务保障,融入运河建设工作。
联动合作 构建运河建设“共同体”
平陆运河工程自2022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底通航。运河从广西南宁平塘江口南下,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程134.2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大运河。
广西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在G75大桥安装专业服务气象站 摄像:李斌喜
今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调集业务骨干,组建平陆运河气象服务组,进驻项目建设现场开展服务。
“最初,预报空报和预报量级偏差,让我们感到压力巨大。但经过总结反思,并到施工现场调研,不断完善预报会商制度和服务流程,一周后,服务工作步入正轨。”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助理工程师蓝浩宸作为首批进驻的气象服务人员,见证了平陆运河工程建设过程中气象服务的进步。
10月9日,自治区气象局与平陆运河集团联合共建平陆运河气象中心,在气象监测预警、精细化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运河开工以来,广西气象部门从保障整体工程安全的高度出发,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开展调研,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总工程师赵金彪介绍:“我们构建了集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和科技攻关为一体的高质量气象保障服务体系,为全方位服务平陆运河建设和航运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组织专家在平陆运河企石枢纽开展防雷专项检查 摄像:许森
在运河沿线,广西气象部门加密建设气象观测设备。2024年11月,《平陆运河智慧气象观测支撑保障项目建设方案》通过评审,进一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气象观测体系。同时,广西气象部门搭建平陆运河气象数智平台,通过数据接入与分级共享,实现气象数据融入平陆运河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数字智能平台和气象观测设备,全面提升平陆运河沿线灾害天气监测能力,为指挥调度与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
靠前服务 保障工程建设安全
6月2日,经过16个小时的奋战,平陆运河兰海高速公路钦江大桥右幅中拱段整体提升工作顺利完成。这是世界最大整体提升跨径和吨位的钢管混凝土拱桥。
气象灾害是影响大型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施工期间风力要求低于6级,还要无雷雨、强对流天气,这样才能确保大桥提升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此,钦州市气象局组织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现场开展加密观测,精准研判施工“气象窗口”,提供施工期天气预报产品42期,保障工程关键环节的建设。
“感谢气象部门提供了精准预报和精心服务,有效保障工程建设安全。”平陆运河桥梁6标段项目部经理刘祥说。
9月6日至7日,钦州受超强台风“摩羯”影响,出现暴雨和大风天气,对平陆运河建设造成影响。
安装在平陆运河马道枢纽的气象站 摄像:李斌喜
广西气象部门快速响应,上下联动开展“1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按1周、1至3天、6至12小时、3小时、1小时递进式服务的原则,开展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为地方政府、平陆运河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提供精细化服务,平陆运河气象中心服务人员还在现场为建设部门实时提供台风动态和运河沿线风雨影响信息。
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林运飞介绍:“我们提前收到气象服务产品,立即对在建重大工程、城市高空构筑物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从海上、近岸、陆地分梯次做好防台风应对工作,及时组织施工人员撤离,确保工程和施工人员安全。”在精准及时的气象决策信息支撑下,平陆运河实现及时精准停工和复工,全过程“零伤亡、零事故”。平陆运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劼耘专门致信感谢广西气象部门支持平陆运河建设防台风防汛安全工作。
2024年,平陆运河流域经历了两次台风、9次强降雨。广西气象部门强化落实“1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提供重大天气过程预报预警服务,构建重大工程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样板,为平陆运河施工筑牢坚实的气象防线。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施佩宏 卢炳夫 赵金彪(蓝浩宸、莫丽阳对本文有贡献)
编辑:黄婧怡 史光浩 刘钊
审核: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