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门前的地摊火爆说明了什么?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每到夜幕降临,安徽省绩溪县政府广场门口便变身为热闹的临时市集,充满温暖的烟火味。县政府的院子里提供免费停车位,政府办公大楼对外开放,摊贩和逛夜市的群众可以进去接热水、上厕所。(据12月22日澎湃新闻报道)

县政府门前也能摆摊了?曾经被城管追着跑的摊贩不必再东躲西藏,只要有序经营,可以安心在政府门口吆喝买卖,这是个新鲜事。

县城府门前的地摊夜市(图片来源:安徽日报)

据报道,这个临时集市已经存在多年,纯是自发形成的,一开始并没有现在这么热闹,由于没有门槛,不收任何的费用,摊位先到先得,随行就市,慢慢自发形成了这么一个集市。

城管驱逐摊贩、制止出店经营,这是城市管理中的常见一幕,由此引发纠纷的也不少见。从市容环境卫生与通行秩序而言,随意占道摆摊确实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给正常的生活秩序造成干扰,如果只盯着消极的因素,禁止摆摊的理由十足。如果换个角度看,摆摊连着民生,背后是一个人的生计与奋斗,是生活经验与荷包的原始积累,是人生梦想的起点,甚至事关一个家庭的维持,有着积极的一面。如果轻易禁止摆摊,也许就断掉了生活的一份希望,断掉了为摆脱困境而进行的努力。

地摊方便了群众(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摆摊既能为群众生活提供方便,也能为摊主带来收入,对此,就不能简单地禁止了事。区别摆摊的时间与地点,分类施策,就是应有之义。对不影响交通与群众生活的摊点,不妨多些“睁眼闭眼”,给以支持鼓励,对负面影响大于积极因素的占道摆摊,可以进行引导规范,做到化害为利。

绩溪县这个自发形成的夜市并非主干道,就不会造成影响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一到晚上摊贩云集,熙来攘往,多好。当地没有嫌政府广场门口这一眼皮底下的集市有碍观瞻,宽容默许了这一现象的存在,还为摆摊大开方便之门,开放政府大院的停车场与办公楼,群众可以停车,也可以到政府大楼上卫生间,打开水。城管和交警等部门每天都在现场维持秩序,防止摊点外溢占道,防止噪声扰民。

职能部门人员上街维持秩序(图片来源:安徽日报)

这一点难能可贵,这是变管理为服务,化堵为疏,观念一转变,就是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摊贩实现了“摆摊自由”,消费者多了一处方便的临时集市,街道上多了人间烟火气,夜间经济也多了一些活力,政府部门与群众的距离也近了。

由此可见,对摆摊完全可以做到兴利除弊,不能以怕麻烦的心态一禁了之。绩溪县的政府大院没有围墙,本身就体现了开放式的思维。一些对群众敞开大门的机关大院受到热捧,绩溪县政府门前的夜市火出了圈,背后都是同一个道理:放低姿态面向群众并没有那么难,破除思想上的藩篱也没那么难,由封闭变为开放也并不会有多少令人担心的麻烦事。

绩溪县这个集市的形成,充分体现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维,为方便群众,政府自揽麻烦,安排城管与交警维持秩序,而不是为怕麻烦禁止摆摊了事,那种一刀切的管理思维只是把方便留给了自己,而把困难留给了群众。

这也表明,政府部门在管理上不妨多些因势利导,多些从实际出发,多些服务思维,多些顺势而为,社会的运转也许就能更加和谐有序。

来源:极目新闻(评论员:徐汉雄)

编辑:黄琳

审核:张欣

实习生:何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