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在湖南长沙天心区劳动西路与湘江路交汇处的湘江之畔,曾经的长沙油脂厂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点缀于油罐之上的灯带美轮美奂,独特的工业风景深受年轻人追捧。
近两年,湖南省高度重视工业旅游发展,坚持“厂区变景区,生产线即风景线”的发展思路,持续推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文化创意、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变“老厂房”为“新地标”,变“工业硬实力”为“文化软实力”。截至目前,湖南共有6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117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全省工业旅游多点开花,成为三湘大地的新风景。
“退役”生产线成为亮丽风景线
湖南有着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留下了诸多宝贵的工业资源,当前,湖南正着力打造国家重要的制造业高地,飞速发展的工程机械、电力机车、新能源汽车等现代制造业以及独具特色的制茶、酿酒等加工产业,使湖南拥有了发展工业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2023年11月,湖南召开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今年1月,发布“13条”促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5月,长沙、衡阳等五市共建沿湘江工业旅游发展走廊联盟;6月,举办湖南工业旅游推广月……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湖南工业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位于湖南省郴州市的711矿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升空、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于2004年正式闭矿。如今,经过生态修复,711矿已蝶变成“红色+工矿+旅游”的“金银山”,废物垃圾场变身时代广场,老旧厂房变成教学基地,废置机关大院变成陈列展区,在711矿基础上打造的711时光小镇,已成为人们感受怀旧慢生活的休闲之地。
作为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观摩点,湘见·建湘工业文化街区掀起了衡阳的一波工业旅游热。该街区依托原衡阳建湘柴油机厂丰富的工业和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以特色工业旅游为主线,全面展示新中国国有企业的奋斗历程与工人的风采。与此同时,街区还充分利用老厂传统生产工艺齐全的优势,整合开发了工业建筑游览、建湘厂史展示、工业艺术作品展示、生产设备展示、生产现场研学体验等多个项目,游客在游览之余,还可以现场观摩和动手体验传统制造业生产工艺的独特魅力。
湖南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投入资金、培训人员,促进保护利用工作,使遍布潇湘大地的工业老厂房蝶变为文旅新地标。今年3月,长沙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的联席会议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工业旅游投资、运营、管理和服务,2024年统筹安排资金1000万元,用于工业遗存项目有机更新和工业旅游品牌点提质改造等。
场景创新有温度、有文化、有趣味
丰富的工业旅游观光内容、新颖的工业旅游体验项目、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衍生商品、形式多样的工业旅游推广活动……在推进工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湖南各地不断创新。
今年6月举办的湖南首届工业旅游推广月活动,集中展示了全省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与产品,塑造了湖南工业旅游品牌形象。活动主会场株洲借助“厂BA”热度,以“工业文化+赛事体验”的形式吸引观众关注、参与,球场外还设有“硬核株洲”工业记忆时光隧道及多元素消费场景。
株洲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喜兰介绍,为打造优质的工业旅游产品,株洲市立足优势,推动中车株机、芦淞航空小镇等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瞄准工业研学,推出有温度、有文化、有趣味的产品;结合株洲独特的工业元素,推出“株洲礼物”系列文创产品,让大国重器可以带走、可以快递。同时,策划并推出“厂BA”“航空嘉年华”“醴陵捡瓷”“芦淞淘衣”等一系列工业题材原创品牌活动。今年上半年,株洲市工业旅游示范点接待游客总人数125万,实现营收5300余万元。
芦淞航空小镇迎来研学团队
株洲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供图
“工业智造”成为文旅新景观
为答好“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两道融合命题,在推进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湖南积极深挖工业、旅游领域深厚底蕴,通过“工业+科技”“工业+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湖南工业旅游、科技研学的美丽风景线。
在株洲,中车株机工业依托高科技展馆和智能化生产线,打造了一条集参观、研学、商务游学于一体的旅游线路,成为展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实力的重要窗口。芦淞航空小镇凭借航空产业优势,开发了航空科普教育和体验项目,让游客在了解航空历史的同时,体验飞行的乐趣。
在长沙,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和AGV无人搬运车等高科技设备,打造工业旅游场景,成为游客开展研学游、亲子游的热门选择。比亚迪以其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为核心,通过试驾体验和科普教育活动,将科技与工业紧密结合,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绿色出行的魅力。
“我们将深挖工业旅游潜力,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的标杆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工业旅游发展格局,变工业旅游资源大省为工业旅游强省。”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欧阳斌说。
订阅报纸点这里
↓ ↓ ↓ ↓ ↓ ↓ ↓ ↓ ↓
↓ 点击公众号关注“中国文化报”,共享文旅新动态 ↓
编辑 | 李宙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