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高质量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的坚强政治保证。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存在工作消极懈怠、人才供给不足、工作创新乏力等问题,引领乡村振兴的效果仍需继续强化。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力与水平,凝聚各方力量,搭建多元社会主体协商合作平台,实现政策统筹和资源整合。

建议以乡镇为单位,纵向整合乡村基层组织,在乡镇范围内选拔、培养基层带头人,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常态化,推动区域党建振兴;坚持“外引内培”,完善“智库”人才建设制度,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全面落实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乡域内公共服务体系,设立发展集体经济专项基金,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佘宇 刘娜 张龙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必须进一步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其在引领乡村振兴中的组织功能。

一、高质量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的坚强政治保证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乡村的发展状况关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在农村这一广阔天地中,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战斗堡垒,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力量。因此,必须在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上持续用力,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首先,扎根农村基层土壤,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是确保农村发展方向正确、动力强劲的关键所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神经末梢”,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通过加强政治建设,基层党组织能够引领乡村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其次,整合在村人力资本,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农民是乡村振兴最大的受益主体,也是重要参与主体。在人口普遍外流的现实条件下,依托基层党组织最大程度挖掘和整合在村人力资本,将农民主体意识嵌入到各项实践中,激发农民群众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

最后,夯实集体经济基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的物质资源,不仅能提供财力支持,提升基层治理的成效,也能吸引人才回流,缓解农村空心化的现状。越是集体经济强大的村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就会更强,党的领导就会更有效,服务群众的效果就会更好。

二、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值得关注

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推动下,近几年,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大部分发展滞后的乡村仍然面临着空心化、老龄化等挑战。因此,满足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战略目标,必须聚焦建设主体、建设体系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建设效能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亟待提升

基层党组织工作消极懈怠,党建参与意愿受挫。基层干部是连接国家政策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基层党员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抓经济工作及业务工作上,基层党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得不够全面,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甚至一年到头都没有开展组织生活,导致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淡化,没有归属感和荣誉感;部分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意识不足,对党建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够,工作以应付上级安排为主,存在“等靠要”“推拖绕”的现象。这种消极态度直接导致了乡村建设的乏力,难以有效推进乡村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基层党组织人才供给不足,党建工作开展受限。在我国城乡融合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乡村人口持续性外流,农村个人能力较强的村民,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村民,大部分在外务工创业或者在外求学,精英人口流失。留守本地的村民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且多为老弱妇孺。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尤其是农村党员的从业方式呈现多样化,党员流动性增强,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较为突出。村“两委”选拔年纪轻、能力强、素质高的党员干部的余地越来越小,村级基层选举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发展困难重重,导致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诸多问题。

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乏力,引领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不高、发展理念落后,对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吃不透”,做群众工作只能套用老办法,事倍功半。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习惯于以强制性命令式的方式指挥乡村经济建设,对因地制宜发展二、三产业的迫切性理解不到位,想不出好的发展思路。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现实社会问题的制约,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很难吸引人才,特别是具有市场开拓意识的人才,也很难留住有知识、会管理的“领头雁”带领村民领办、创办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基层党员干部的工资水平虽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与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因缺乏物质层面的保障而不愿主动参加各类基层党建工作。另外,由于可自由支配的资金与物质资源不足,党建工作规模与持续时间也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难以发挥党组织的全部工作潜能。

(二)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效果仍需继续强化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继续加强。脱贫攻坚改善了西部偏远地区乡村的道路交通、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普惠性文化设施的覆盖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当前西部地区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条件依然落后,普遍缺乏冷链等再加工设施,在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阻力巨大。当前,支农政策存在“两头多、中间少”的倾向,即对先进村和脱贫村的支持政策较多,而对一般的中间村支持政策相对较少,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乡村基础设施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物力、人力,但是在已经建成的乡村基础设施中,部分新建或者建成多年的基础设施出现破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导致部分基础设施建成后无法持续有效运行。

集体经济积累差异性明显。近城及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乡村,得益于多样化的集体经济来源,积累相对丰厚。相比之下,偏远乡村的集体经济积累存在明显差距,部分新村化乡村在后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面临再投入困难、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各乡镇积极支持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但容易出现产业投资在乡镇范围内过度集中的现象,从而引发乡镇内部的激烈竞争。此外,实际能够分配到村并用于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帮扶资金仍然有限,无法实质性推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产业项目发展。

三、优化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党建的思考和建议

基于对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党建普遍性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力与水平,凝聚各方力量,搭建多元社会主体协商合作平台,实现政策统筹和资源整合。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和服务优势日益凸显,有利于区域内的党组织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推动基层党建质量的提升和关系网络的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能力。

(一)以乡镇为单位,推动区域党建振兴

西部地区基层社会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表明,传统基层党建引领理念已难以有效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仅凭靠农村的内生性力量难以实现治理乡村的任务。乡镇政府作为政府行政的末端,是链接“国家治理”与“基层自治”的关键一环,是上级政府、乡镇、群众三者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因此,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以乡镇党委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协调县政府的“条块资源”,统筹推进镇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工作,是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之一。

纵向整合乡村基层组织。一方面,结合各村党组织的发展战略,通过结对帮扶、组团联结等治理机制,搭建联村党组织合作平台,在充分尊重联建主体意愿的基础上,形成“村村抱团型”“强村带弱村型”“资源互联型”和“产业牵引型”等不同类型的联村党建模式,以此进一步强化村级组织的政治势能和组织力量,有效实现乡镇的行政意图和农村的自治需求。另一方面,摸清区域内各村可利用、特色性资源,在全乡镇范围内进行市场资金、土地资源的高效整合,合理配置与利用各类资源,以此推动各村资源整合联建,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乡镇范围内选拔、培养基层带头人。坚持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综合运用“内部培养”“外部引入”等多种途径选拔优秀青年到农村工作,充实村级党组织。鼓励乡镇党委实施基层党员干部“梯次”培养机制,通过培优“头雁”、培养“翼雁”、培育“雏雁”,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干事、作风好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优化干部年龄结构,为推进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常态化。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关键一环。乡镇党委可以组织常态化的集体学习、参观式学习等多种形式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质量。围绕个别村庄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组织乡镇分管领导、专家、能人以及其他村党员干部进行专题研讨,破解乡村两级治理不衔接的困境。乡镇党委更要立足村级特色支柱产业做好做大发展文章,注重乡镇范围内农业实用技能的常态化培训,多措并举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民集体增收。

(二)坚持“外引内培”,培育乡镇“智库”力量

加快提高乡村建设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是进一步推动乡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人才振兴既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又要注重本土人才的挖掘,培育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壮大基层人才队伍。

完善“智库”人才建设制度。乡镇党委应允许有意愿、有热情、有能力的农民企业家、农业合作社带头人、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和乡村致富带头人等组成乡镇智库,通过智库平台对区域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和提升,针对乡村农业生产、社区治理等方面出现的疑难问题,实现“问题集中研判、对策协商研究、经验讨论分享”。同时,立足于乡村建设的需要,合理调配“智库”人才,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实现人与岗精准对接。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依托县农广校、农民职业技术示范基地和“乡镇智库”的力量,通过现场示范、结对培养、以师带徒等形式,将掌握的知识、技术、经验等传授给群众,进一步开辟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采取“理论授课+观摩交流+实践操作”等模式,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学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乡镇范围内本土人才的培育;加大校企合作,选聘高等院校农业技术专家对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开展专项培训并提供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指导,实现产业增益和农民增收,进一步激发农民对发展集体经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农民学习。

(三)全面落实党建引领作用,带动产业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因地制宜、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路子。乡镇党委应进行整体资源统筹、形成区域内优势资源互补、内部联合、抱团发展的意识,引导辖内各乡村进行产业有序布局,提升乡域内基础设施整体建设。

提升乡域内公共服务体系。乡镇党委充分评估域内自然地理条件、人力资源、特色农业资源等现有基础和发展优势,结合县域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系统统筹,制定科学的整体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县内、乡级、村级道路交通条件,对冷链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进行合理规制,实现域内产业的有序布局,形成“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劳则劳”的乡镇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偏远地区和贫困乡村的支持力度,缩小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设立发展集体经济专项基金。乡镇党委应积极吸引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乡镇产业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乡村产业,以乡镇党委为主导,推动建立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等金融机构与各乡村集体经济主体共同参与的发展集体经济专项基金,打通落实农业期货、保险项目等惠农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盘活产业发展运转资金,满足乡村产业振兴的资金需求;在乡镇党委根据西部偏远乡村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实际需求,逐年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还应确保资金能够精准发放到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如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持续优化转移支付的结构;探索可供推广的联农惠农机制,优化已有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佘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刘娜、张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