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文/图

锦江区锦江府TOD(静桉北苑)小区所在地在考古勘探时意外发现了多座明代窑址,为明蜀王府烧砖的窑址。考古发掘完毕后,按照保护方案,少量采用搬迁保存,大部分原址回填保护。

然而原址回填后如何保护利用,却引起了小区居民们的争议和担忧。近日,诸多锦江区锦江府TOD(静桉北苑)小区业主便在问政四川上反映:窑址回填区绿化利用情况不佳,文物保护工作不力,所谓的优化改造与预想大为不同,“窑址这样简单围起来,是否变相占用了业主的公区面积?”“能否像打造IFS古迹广场那样尽心打造?”

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锦江区相关部门也已组织项目业主推进窑址回填区绿化利用工作。



担忧:

小区内的明代窑址保护利用措施简单, 会否影响居民利益?

“我们小区里有一大片围起来的地,下面是明代官窑。”据在问政四川上反映问题的廖女士介绍,她购买了静桉北苑的房子,虽然房子还未交付,但一直关心着小区的建设进度。没想到有一次到小区闲逛时,发现小区内有一大片地用栅栏打围,与小区公共区域完全隔离。

“我们购房的时候就知道这片区域下面是一片明代窑址,已经回填保护,当时开发商承诺有专门的绿化方案,没想到现在就只是铺了一层非常丑陋的草皮,稀稀疏疏,颜色不统一,并用栏杆围住,相当不美观。而且这片区域和小区的公共区域存在高差,旁边还是水渠,”廖女士说:“如果只是简单打围,未来小孩在此玩耍攀爬,极可能出现不慎摔落的后果。”

草地下为13座原址回填的窑址

廖女士介绍,很多小区业主对这块窑址的利用十分关心,2021年时就曾咨询过锦江区文体旅局对这片窑址的保护情况,“当时对方告诉我们会对这片区域进行优化改造。但目前距离交房仅剩几个月,现呈现和预设完全不符合。我们很想知道,这片区域是否属于小区?如果不属于却在规划红线区域内,是否变相占用了业主的公区面积?文物保护很重要,但后果不能让老百姓买单。”

还有居民表示,锦江区对文物保护有诸多成功案例,如IFS南广场为南宋时期遗址,被打造成古迹广场,既保护了文物,又让市民有幸一睹古风古韵,另外大慈寺和太古里的完美结合也成为锦江区独一份的打卡地。“希望开发商和相关文物部门对这片区域尽心改造,而不是放任不管,敷衍了事。”居民呼吁。

按照廖女士指引,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内的小区建设现场。这是一个还未交付使用的小区,虽然房子已经封顶,小区内还能看到挖掘机等在进行忙碌施工。小区的儿童游乐区附近,的确有一片空地被栏杆围住,空地上植了简单的草坪,下面就是廖女士所指的明代窑址。


回应:

窑址价值重大 已明确保护利用方案

“我们在2019年的时候就发现了这片窑址。”锦江区文管所所长包绍远介绍,早在2019年,静桉北苑小区所在的地块,在出让以前按程序进行了地下文物勘探,发现了大量遗迹,并很快展开了考古发掘工作。经考古发掘,该地块内分布的主要是明代窑址,“是给明蜀王府烧砖的专用窑址,也是成都地区首次发现的大规模的明代窑址群,丰富了明代蜀藩王的考古内涵,填补了四川明代窑址考古的空白,是重要的古代历史遗迹,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基于窑址的重要价值,经文物专家研究、论证,最终确定将位于地块中心且保存较好的4座窑址整体异地搬迁,用于室内展示,另外的12座保存较好且相对集中的窑址则进行了原址回填保护。为保护回填窑址,锦江区相关部门将文物保护相关事宜列入土地出让公告,明确了土地竞得方的文物保护职责。此外,还明确了管理和养护的相关要求,如遗址保护管控区内,原则禁止任何地面开挖作业。如需铺设行人步道、绿化草坪,在不改变现有排水坡度及方向基础上,只能采用垫土抬升再施工方式实施。此外,所有施工作业必须采用人工作业,严禁施工机械开挖,地面绿化也不得栽种灌木以免破址窑址等。


未来:

将打造开放式文物保护利用空间

记者了解到,在小区居民对窑址区域保护和使用情况提出质疑以后,锦江区文体旅局已再次向项目开发商明确:遗址回填区域必须优化为绿化空间,推进社区和小区共建共享、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包绍远介绍,这块窑址的保护目前状态良好,每座窑的下面都有监控检测设备,地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监控设施供电。遗址上方还建有检修通道和通风口,确保出现安全隐患时能迅速处置。在接到小区居民投诉以后,锦江区文物部门已在第一时间组织开发商、业主单位以及相关专家进行了研究论证,指导开发商优化绿化方案。未来,窑址保护区域将再覆土30至50厘米后,栽种浅根系绿植,加设栈道、步道、休息座椅等设施,让遗址区更加美观,使该区域成为可以使用的公共空间,成为小区的一部分。

开发商相关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目前小区还在建设、尚未正式交付,因此此前明代窑址区域采用了修建围栏的方式,既保护地下窑址,同时也保障项目施工安全。未来,按照文物部门要求,将这里打造成可以使用的绿化休闲空间。包绍远也呼吁小区住户在使用绿地的同时爱护窑址,“它们已在这片土地上存在了600多年,见证了明代成都地区的生产生活,希望大家能够好好保护,与文化遗产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