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苏杭 文/图

12月3日,“万千蝶变乡村行”2024中省媒体采风活动第三站来到成都市金堂县官仓街道红旗村“盘海柚里”院落。刚下车,记者便被入口处的巨幅红旗村“农旅互助·共推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地图吸引。

只见红旗村地图在上,上百个标注了村民姓名和组别的二维码在下。随机扫码,便能获取村民的姓名、售卖的土特产和联系方式等信息。简单到没有美化设计的页面,扫码即可实现游客与村民间的特色农产品直销直购……这一小巧思,凸显的是红旗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大智慧。

改造后的红旗村院落。受访者供图

▼发动村民一起干,家乡更宜居

红旗村位于龙泉山下,由丘区三村合并而成,设有19个村民小组,经济基础弱,治理难度也大,虽距离金堂县城仅十余公里,背靠AAA级景区玉皇养生谷,发展却一直滞后。在红旗村党总支书记林绍军看来,红旗村既缺少产业支撑,也缺少“门面担当”。

2020年,红旗村村“两委”班子通过填写问卷调查、召开坝坝会、入门解释劝导等形式,成功推进“盘海柚里”院落建设工作,试图从农旅融合找到发展突破口。

记者了解到,建设过程中,红旗村动员村民自主迁坟115座,拆围25处、增景15处,顺利推动项目落地。

“涉及迁坟这种大事,别的村里多少都会有不同声音,但我们村的村民都很支持,一周内全部迁完。”林绍军介绍,在红旗村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村民对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家乡一直保持高度热情和参与性。

改造后的红旗村院落。受访者供图

村民的支持源于何处?2014年起,红旗村陆续建立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军人之家、巧手工坊等,持续关爱“一老一小”、军人及留守妇女等群体,同时自2019年起,举办一月一主题的“周末市集”,并组织成立农旅互助会,搭建产销信息平台,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大家看到了村里的变化,也聚齐了发展的信心。近年来,红旗村通过“妙笔生花”“诗意小筑”等庭院美化活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引导村民自发参与花草补种、彩绘篱笆、植绿添彩等活动,自掏腰包、自行改造运营自家院落。

在没有大项目、大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红旗村已改造完成4个院落,涉及9个村民小组。其间,不少村民无偿捐赠闲置房屋、林盘,交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甚至有村民主动拆掉偏房、杂物房,腾退空间。

“村里统一规划打造后,整洁干净很多,大家日常生活也方便。”“盘海柚里”院落的公共广场旁有一块地曾是彭文良家的院坝和猪圈,为配合村上建设,他主动拆掉,并无偿交由村“两委”使用。如今,这里成了公共停车场和村民跳广场舞的休闲空间,一到夜间便热闹不已。

“盘海柚里”院落里的广场由村民院坝改建而成。

▼串起一条“珍珠项链”,打造沿河旅游带

走进“盘海柚里”院落时,已近黄昏,游客自制的柴火鸡已炖出鲜味,烧烤架上油烟四起,香气扑鼻。记者一行在林绍军的带领下,从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走到生机盎然的共享田园、干净整洁的乡村书屋,在一块草坪、一顶帐篷、一块田里品味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千姿百态。

“综合活动空间、咖啡馆这些年轻人喜欢的新消费场景,都是利用村民闲置的房屋、林盘改造的。”林绍军介绍,红旗村一直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不破坏生态环境,尽可能保留农村散居院落原始形态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融入小景观、小景点,让村民不进城也能享受和城里一样的绿化和休闲娱乐空间,让游客体验到纯正的乡村风味。”他说。

“盘海柚里”院落里的综合活动空间。

“门面担当”已立,但更重要的是怎么让村民的荷包鼓起来。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政府打造了玉皇养生谷旅游环线,将景区的流量引到院落中;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举办柚花旅游节活动;院落致富带头人和村民自筹200余万元资金,注册庭院经济发展公司,利用村民闲置庭院和林盘发展乡村旅游。

代表群众一起走、一起干、一起管、一起富,这是红旗村探索的“四个一起”农村散居院落治理模式。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2万余元,截至今年9月,村集体收入已达到140万元。

村民活动广场。

怎么持续增收?未来将驶向何方?村“两委”的蓝图早已规划好。

红旗村地形狭长,村内80%的院落沿红旗水库下的爪龙溪分布,水源充足,生态环境极佳。“我们会持续开展院落改造工程,打造滨河步道串联每一个院落,并根据爪龙溪走势打造垂钓、戏水等功能性分区,形成沿河旅游带。”在林绍军看来,这就像串珍珠项链,既需要技巧,也需要耐心。

地处成都、德阳交界地带,位于四川成德(金广)农旅融合产业园核心区,拥有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政策支持,红旗村的蝶变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