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以来,我区各级各类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应看到,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一背景下,我区高等教育亟须重新审视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发挥更大作用。
一、改革课程体系
改进学科体系。高校应密切关注和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在保持基础学科和特色学科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打破学科壁垒、开设新兴交叉学科,促进不同学科交融,发展“一专多能型”教师队伍,培养复合型大学生人才。加强产学研融合,提高科研成果和人才转化率。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创新专业体系。高校在推进学科改革的基础上,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打破专业差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组合,形成个性化专业方向。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建立灵活的专业选择机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和转换专业机会,以符合新时代人才要求和劳动力市场变化。
融入就业能力教育。就业能力教育应从毕业班推广到全年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思维、创业知识和实践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提前接触职场环境。完善职业发展中心,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规划、岗位对接等服务。设立和改进创业孵化基地,培养学生创业精神。
二、改革教学方法
推广开放式教学。高校在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上,采取模块化课程设计,采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推行开放教育理念,促进人才与知识的交流。引入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提倡结果导向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使用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案例教学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等。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可采用过程性方法,帮助学生预先认识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和反思,进一步融合各自专业和职业规划进行反复训练,提高学习成效。
引进新手段。开发模块化、可定制教材等方法,鼓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深入讨论、解决问题和实践应用。引入基于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综合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采用游戏化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改革评价体系
改革学生评价体系。高校应与其他机构,如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代表性行业等共同设计评价标准,确保评价标准与行业和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创新,将学生在跨学科项目和课程中的表现纳入评价体系。全面、多元化评价体系能精准反映学生的各项素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综合素质的实际意义,增强就业意识、提高学习主动性。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全面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克服以往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包括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增加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在评价中的比重等。科学评价体系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馈,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师培养计划和其他支持政策。
建立课程自评机制。各高校制定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成立由学校管理层、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以及外部专家组成的评估委员会,定期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全面评估,建立数据库,涵盖教学信息、学生就业信息和行业数据,及时更新、分析数据,阶段性地形成分析报告,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本文系2024年度西藏社科院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4DDCDD2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本文为摘编,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主编:蒋翠莲
编审:刘金鹏
编辑: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