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非遗周”活动吸引市民游客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四川省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年轻一代的参与下,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沉寂3年后,网络博主李子柒有了新身份——四川非遗宣传推广大使。借势2024年四川“焕新非遗·天府之夜”上李子柒、丁真、马赵凌云等年轻人对非遗的精彩推介,四川各地联动发力,掀起了一波网络推广热潮。最新公布的2024年四川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显示,非遗传承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破土之春芽,在守正创新中绽放华光。
年轻一代以独特的方式“焕新”非遗。李子柒近日重现短视频平台后发布的首条视频,是关于国家级非遗成都漆艺的内容,5小时内播放量突破1亿,引发全网关注和热议。凭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她将竹艺、绒花等传统非遗技艺精髓融入生活,非遗相关内容“三连更”让全球网友领略中国非遗之美。
峨眉武术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也在年轻人的演绎下焕发新活力。今年巴黎奥运会期间爆红网络的“峨眉派女子功夫团”,成立半年就拥有全网粉丝数超200万。该团由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95后”马赵凌云与8位“00后”共同组成,她们借助创意独特的短视频“出圈”,以武会友,将武术文化传向四方。
正是因为感受到年轻一代的力量,四川省在今年首届“天府非遗周”活动中增加了更多青春元素。“非遗潮玩局”“非遗潮好吃”“非遗潮好买”多元组合为11月13日至19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天府非遗周”迎来如潮人群。活动现场,“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展示台前人头攒动,展演展销热闹非凡,为市民游客打造了集潮流感和烟火气于一体的非遗体验。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非遗、感受非遗、爱上非遗,推动非遗在时代潮涌中不断赓续传承、焕新出彩,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2024年度四川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展示非遗相关企事业单位、非遗传承人和社会各界人士在非遗保护实践、非遗与旅游融合、非遗进校园、非遗传播推广等方面的传承创新成果,其中不乏创新思维。
当非遗遇到人工智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四川蜀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明介绍,该公司开创了“AI新锦绣”这一工艺模式,通过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合作,创作出更具视觉冲击力的AI新锦绣系列作品。“用新形式赋予传统工艺制作新诠释。”钟明透露,接下来,他们将基于四川旅游热点等开发更多实用产品和小饰品,让蜀锦、蜀绣在大众生活中焕发新生。
“非遗+旅游”模式令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尝到甜头。该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引进和发展文创产业。近年来,当地引进蜀山窑、火痕柴窑、篆刻、书画、皮影、草木染等手工艺文创项目,吸引100余位艺术家、文化创客入村创业、创作和生活,打造出了明月村等乡村旅游项目典范。“非遗+旅游”呈现出“1+1>2”的产业效应,不仅塑造了年轻人热爱的文艺乡村新形态,也带来了人气和商机。
在成都理工大学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成都锦绣技能大赛成功举办,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品。“优秀作品不仅有望亮相国际舞台,还将以IP授权、合作分成等方式进行市场转化。”该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赛旨在用数字化手段为锦绣发展赋能增效,同时增强青年学子、设计师、从业者的锦绣创作能力。
不少“冷门”非遗技艺借助新媒体传播广为人知。“我不希望优秀的非遗技艺失传,在新时代,它们应该有新的生命力。”基于热爱,川剧传统盔帽制作技艺德阳市级传承人邱粟杨喜欢在工作之余发布川剧传统盔帽相关知识视频,收获了百万观看量和广泛好评。研究生毕业后,邱粟杨选择从事盔帽制作与研究,成立“醉正川艺术工作室”,致力于将川剧独有的特色保存下来。通过持续不断地传播,为大众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和深入了解川剧文化的窗口。面对公众的参与热情,邱粟杨表示,他计划推出一系列盔帽制作教程,方便网友感受和体验。这一系列工作的背后,是他真切的愿望:将这门手艺从家族传承转变为大众体验式传承,让川剧绽放于中国戏曲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