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梦爽

近年来,生活在城市公园中的黑天鹅深受公众关注,频频登上各大平台热榜。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通体黑羽、姿态优雅的大型游禽并非我国本土物种。对于黑天鹅这一外来物种在我国自然水域大量出现所造成的潜在风险,已有科研团队开展了初步研究,并作出相应提醒。

在城市公园中安家落户的黑天鹅 陈冠平摄

不少报道常常会把黑天鹅称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将之作为生态环境向好的指标,不免失之偏颇。黑天鹅的自然分布地仅限于澳大利亚,并不会长距离迁徙。就黑天鹅的保护现状来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胁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无危”等级,在我国黑天鹅也并非保护动物。出现在我国水域的黑天鹅均为管理单位主动投放或养殖场逃逸的人工繁育个体,其定位与家禽更为接近。

在社交网络的讨论中,不少喜爱黑天鹅的网友提出质疑:即便黑天鹅是外来物种,不是保护动物,但它们作为人畜无害的美丽鸟类,生活在我们身边有什么不好吗?

确实,没有保护等级的物种同样值得保护。一些物种由于数量多、分布广,并未列入保护名录,例如高原上的鼠兔,土壤中的蚯蚓。但它们是食物链的重要一环,一旦数量急剧下降,将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但这一论断应该有一个前提条件,该物种是本土物种。

与本土雁鸭类鸟类同居一片水域的黑天鹅 付满摄

黑天鹅所生活的城市公园和风景区,其实也是许多留鸟和迁徙候鸟的栖息地。以北京为例,目前已发现的519种鸟类中超半数能在城区公园观察到。黑天鹅作为一种缺乏天敌的大型鸟类,一旦数量爆发性增长,极易对同水域的其它游禽形成竞争优势,抢占更多食物资源,挤压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志军教授团队发表的成果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至少有711个地点生活着共6654只非圈养黑天鹅,甚至已有30个自然保护区出现了黑天鹅分布。该研究仅搜集了媒体报道中的信息,因此黑天鹅实际分布规模显然不止于此。由于非圈养黑天鹅的种群数量尚未超过安全阈值,现有研究未发现黑天鹅对当地生态造成明显负面影响,但随着黑天鹅舆论热度和非圈养种群规模的逐年上涨,其成为入侵物种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在城市公园中安家落户的黑天鹅 陈冠平摄

当然,提醒黑天鹅潜在的生态风险不意味着要对黑天鹅进行清除。管理部门应在兼顾市民审美需求的同时,实施黑天鹅种群数量的长期监测,对自然水域的黑天鹅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阻止其种群无序扩散。新闻媒体也应提高生态素养,在给读者带来美的同时也传播知识,引导公众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正确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黑天鹅”事件这一术语大家不会陌生,是指难以预测,但突然发生时会引起连锁反应、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的小概率事件。回到数十年前,谁能想到不起眼的互花米草能够肆虐我国沿海滩涂,肉质鲜美的罗非鱼竟能泛滥南方水域?等到负面影响浮出水面,几乎都成了只能控制、难以根治的沉疴。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今天,当我们讨论真正的黑天鹅时,还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不要让“黑天鹅”事件这个隐喻成为现实。

热点视频推荐

↓↓↓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图书馆不拒绝“流浪汉”读者,为何令人动容?

师生“互鸽”,让保研充满博弈?

母婴APP涉嫌泄露用户隐私?“信息裸奔”何时休

大学生“兼职直播”被索赔,值得警惕

年轻人在网上不好好用标点符号了?

文字:周梦爽

图片:陈冠平、付满

朗诵:王茜

责编:张永群

编辑:朱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