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芮熙 赵欣冉

飒爽舞姿书热血,翩跹舞韵展芳华。“艺苑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舞蹈艺术人才展演”于11月9—10日在北京民族剧院上演。此次展演,根植于中国舞蹈家协会“荷花奖”和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让社会大众感受到青年舞者的青春风采和艺术生命的绽放。

守传统之正,舞当代新风。新时代以来,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国舞蹈工作者的自觉艺术追求。年轻一代的舞蹈编创者思想解放、锐意进取,善于学习借鉴、敢于艺术探索。近几年间,将中国古代文物中遗存的舞蹈形象加以文化意蕴钩沉和舞蹈动态化解读,成为舞蹈创作的一股热潮。中国文艺迈入天高地阔的新时代。

此次展演中的第二篇章,无论在守正还是创新上,都引人瞩目,将目光聚焦于传统舞蹈文化与新时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舞蹈艺术的交流交融。“无论专业成长、创作实践还是舞蹈事业,都要永葆进取心,坚守责任、使命、信念,这是这个舞台给予每位青年演员的寄望。”青年舞蹈演员陆奎文表示。在打破传统舞蹈语汇的风格模式后,舞者舞动的方式动人心弦,潜藏的内涵让人心领神会,展示出新时代舞蹈发展的新内涵、新活力、新气象。

情思满乡,典雅流芳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香草美人》运用古典舞中的汉唐元素,将“香草”和“美人”两个辞赋意象搬上舞台,以其独特的光影对比,展示出屈原浪漫主义的美的意境和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向往,是舞蹈和文学的一次创新性融合。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集锦中,《我的草原》《碧波清影》《朝鲜族风格技术组合》3部作品,表现了浓厚的乡土情结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与妻书》背后的故事,被青年舞者朱瑾慧、郭亦鸣用舞蹈演绎出来。“吾至爱汝,只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林觉民、陈意映在动荡年代相爱,隔在二者之间的,是情是爱,更是家国大义和民族情怀。两位舞者用肢体语言表达属于林觉民和陈意映缠绵与割舍、小我与大我的纠结,让这个故事更感人至深。

中国古典舞表演集锦通过《一意孤行》《掌、拳、指》《柘枝》《飞鸟髻》等作品,传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其中,《掌,拳,指》在舞台上首次亮相。作品通过“掌、拳、指”这3个古典舞中最基本的手型,以掌喻天、以拳喻地、以指喻人,在相生相克、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中,运用大量古典舞的独特语汇,将中国道家哲学文化,创新性地融入中国古典舞,展现了一个有特殊意蕴的舞蹈。

多采撷光,民族大雅

以身体为笔墨畅游天地的独舞《狂草》,为第二篇铺展隽永意韵。行云流水且书且舞,笔走龙蛇力透纸背,《狂草》运用黑白灰的舞台色彩体现书法笔墨,运用舞者顿挫、棱角、圆润的动作,把狂放、疯癫、潇洒、特立独行的书法风格演绎得惟妙惟肖,既推动了古典舞与书法艺术的创新融合,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集锦将目光聚焦于传统舞蹈文化与新时代文明的融合,既保留了民族舞的风格性,又对传统民族舞的表演形式进行创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独舞《山顶》动作时而延绵,时而柔软,是坚韧美好的女性力量的表现。《踩春》舞蹈编排巧妙,以灵动的身姿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将观众带入一个百花盛开、万物复苏的世界。《我的玫瑰》中,两位情窦初开的青年通过灵活敏捷的动作变化,表达了爱情的美好。剧目《愿》运用柔中带刚、圆润舒展的动作质感,塑造了一位坚韧,沉稳,包容的老妇人形象,映射了藏族人民生生不息、生机蓬勃的精神内核。

行融合之道,展创新之美。《琴伴庭前月》是一部由两位舞者演绎的男女双人舞作品,引邓石如的诗句为题,月、琴的“清”与男女爱情的“浓”碰撞在一起,女子似琴,男子亦月,将超然物外的象征被给予了人的形与情,实为创新之举。《颜裳》将传统文化与舞蹈碰撞,拉丁与民乐摩擦,在中国戏曲身段、中国古典舞身韵与拉丁舞蹈风格的融合中,巧妙运用非遗技艺——川剧变脸,结合不同颜色的脸谱象征人物性格,对应拉丁中不同的舞种风格,将中西方文化融合贯通,从而实现西方舞蹈语汇于中国语境下的题材多样化创作。

群英荟萃,生命思索

当经典遇上创新,当力量邂逅唯美。芭蕾舞剧《舞姬》以其跨越生死的爱情主题和华丽神秘的东方异域风情,充分展示了优美与规范、力量与柔和的芭蕾之美。现代舞表演集锦《风华群英》通过身体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与故事,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展示了在舞蹈创作上的新颖思维和独特视角。《破晓》表现了在迷雾黑暗孤独中的内心挣扎,最后迎接晨晓,传达出勇于面对未知、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力量。

“铁马萧萧报疾驰,冲霄将士具威仪。”男子群舞《归义》以莫高窟156窟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为创作基底,通过舞者肃穆且古拙的仪态,再现了将士们出征时威武雄风与澎湃热血的情景。编导首次把创作目光指向敦煌壁画中将士的形象,一改往日对飞天、仕女等敦煌形象的挖掘,用当代人的独特视角破译敦煌图绘的动态密码,并注入大气磅礴、雄伟威严中国精神和时代强音。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时代新征程上,艺术传承与赓续文脉同义、与守正创新并行。我们感动于越来越多的舞蹈作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创造出了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感染力的舞蹈作品。总导演、一级导演、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主任靳苗苗表示:“我们在自身专业性极强的表达以外,追求更多更新的舞蹈样式和更高更远艺术理想。”艺术传承因枝繁叶茂而彰显魅力,因后浪涌起而尽显生机。艺术青年人才应秉持艺术传承的初心,以当代新故事、人民新形象、时代新旋律,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艺术图谱,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舞蹈人才应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相互学习借鉴,反复打磨提升,理发创作热情。在艺术舞台上尽情挥洒,播种理想和希望,凝聚智慧和力量,以更加坚实的步伐,不断谱写文艺事业新辉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青春力量。青年舞蹈人才,这支优秀的队伍,将为中国舞蹈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继续强劲动力,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

杨芮熙、赵欣冉,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24级舞蹈表演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