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民宗宣

开展对口支援,充分反映了各地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开展民族工作的生动实践。一批批对口支援干部纷纷踏上雪山高原,奉献着青春和热血,诠释着使命和担当。

德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副处长、运输新业态服务科科长王晋康就是其中一员,从2016年至2021年,他先后志愿参加两轮援藏工作,连续5年扎根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战斗在对口帮扶工作一线,回到家乡仍念念不忘民族地区发展,始终如一当好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曾获得四川省“2019年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王晋康(左二)走村入户了解民情。省民宗委供图

扎根高原 打通群众致富路

2016年9月,王晋康踏上援藏征程,挂任阿坝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阿坝有很多绝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优质的农产品,但因为道路不畅通,旅游业、农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他回忆。

说干就干!王晋康深知交通运输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踏勘线路、兴修道路。他跑遍了阿坝县21个乡镇(场)、87个村(分场),到了许多当地干部都没有去过的偏远山村。在当时的河支乡和德格乡,得知老百姓盼望重修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河德路的愿望后,他积极推动河德路项目建设,带队驻扎在工地,仅半年时间便完成道路提升改造并实现通车运行。如今,新修的河德路被当地干部群众称赞为“德阿高速”,带动沿途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在高山峡谷建设的每一座桥、每一条路都连接着党心民心,都是民族地区的发展路、农牧民群众的致富路。”王晋康说。5年间,他见证了阿坝县的喜人变化:茸安乡格尔登玛村从泥泞遍地到入户硬化路畅通到家家户户,阿壤路换上了新装,麦塘路全线贯通……如今,阿坝县交通四通八达、内联外通,到成都只需7个小时,到偏远乡镇只需1个多小时。

心系群众 绘就民生新图景

“二十七郎初入藏,可忧高原是沧桑。沧桑道尽人还喜。风起,雪飞炎海可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尤带俏梅香。试问阿坝好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王晋康援藏一年的作词《定风波·援藏》。2016年12月7日,王晋康第一次踏入结对帮扶贫困户色塔(化名)家,这是他联系的6户贫困户中最困难的一家,两个伤残老人、一个单亲妈妈和两个孩子住在低矮、漏风的平房中。王晋康四处奔波,先后为这个贫困家庭协调申请危房改造款,为单亲妈妈协调就近的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同时募捐了1万余元的资助。2020年,色塔家终于实现脱贫。

2019年3月17日凌晨3时,王晋康接到救援吉玛雪山失联的3名排线工人的任务,随即带领搜救队开着装载机赶到雪山,冒着大雪搜索前进,几次差点翻车,经过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努力,成功解救失联人员。3月26日,阿坝县阿坝镇七村因为大雪导致牧道中断,10多户牧民无法出行,他带队冒着严寒缺氧,在海拔4200多米的天路抢修通道,机具开不进去,他们只能用铁锹、洋铲等挖出通道,用石头铺出牧道,解决了牧民出行难题。

为了给当地老百姓多做点实事,多解决点困难,王晋康冲在应急除险一线,扎在脱贫攻坚前沿。

念念不忘 谱写幸福新篇章

5年的对口帮扶工作结束,王晋康回到德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运输新业态服务科就职。离开了民族地区,他依然心系雪域高原那片热土,始终牵挂着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一直和相关县交通部门保持着联系,尽可能地提供支持和帮助。

为了让历时14年建成的绵茂公路畅起来、活起来,真正成为联结德阿两地的连心路、团结路、致富路,王晋康先后多次与阿坝州茂县交通部门面谈对接、实地调研、反复研究。2023年6月,绵竹到茂县的定制客运专线开通,现在专线每日发5至6班,累计运输旅客2.4万余人。绵茂公路建成以来,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共通行138万车次,推动了德阿两地双向流动,旅游业互嵌式发展格局加速构建,成为连接德阳与阿坝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