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余姝满
2024“双十一”活动已经拉开帷幕。今年的“双十一”有新变化,比如,开启时间提前、活动周期拉长、平台之间“拆墙破冰”……正当这些新玩法、新趋势吸引不少消费者参与“双十一”之时,一些购物的“坑”接踵而至。
“双十一”促销活动花样百出,平台券、红包雨、满减、尾款、定金、预售、赠品、商家券……让不少消费者“大脑算宕机了”,直呼这简直是“智力竞赛”“数学考试”。这边还没有吐槽完,那边早已被套路拿捏、陷阱拿下。平台乱放空炮,10月8日,“双十一百大萌主选秀”活动正式开启,但不少用户反映活动首日就出现了中奖却无法兑换的情况,质疑平台虚假宣传引流;预售产品比直接购买更贵,连日来不少消费者表示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尾款人”变“韭菜人”……如此乱象,其实不算新鲜话题,可问题在于,这些套路年复一年出现,甚至变换花样,为什么难以根治拔除。
“双十一”的参与是多方的,诚信也是相互的。在这场热火朝天的购物节中,我们往往认为商家是处于优势的一方,但是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这种情况正在慢慢发生变化。一些“羊毛党”钻规则空子恶意“薅羊毛”,在很大程度上,刺伤了诚信经营的商家。比如,如果是货不对板等正当原因退货,商家们可以接受,但有人借退货赚运费差,甚至有网友反映,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有账号出售所谓“运费险创业项目”教程。面对如此操作,商家也很焦虑、很无助,有商家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退货飙升,心情一整个不好,小店经不起折腾。
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双十一”对于消费的刺激、拉动作用有目共睹。但值得警惕的是,在“双十一”热闹的表面下,存在信任崩塌的隐患。不良商家欺诈消费者、恶意钻漏洞的“羊毛党”气坏商家、平台不合理的规则惯坏消费者……一旦在复杂套路玩法里作茧自缚,陷入“你死我活”损人利己式的恶性斗争,“双十一”就可能变成你坑我、我害你的怪圈。消费者的耐心被消磨,商家的积极性被打击,电商平台也疲惫了,诚信底座被侵蚀、被挖空,电商行业难以成长,互联网经济难以发展。
“双十一”不应该互坑互害,而应该成为互惠多赢的引擎。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双十一”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从这个角度出发,“双十一”不局限于只成为一个短暂的消费高峰,更应该成为长期的、系统的消费动能。关键在于,筑牢筑稳诚信基石,建起更加良性的互动与信任。只有商家和平台守规矩,消费者更理性,监管更到位,对网络诈骗打击更有力,才能实现消费者、商家和平台等多方共赢,促进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消费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添火。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