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余娜

|民生共促|

帮扶措施如何更好造福群众?构建民生共同体,以更加有力的帮扶举措增强群众获得感

秋风起,寒露至。走进巴中市恩阳区司城街道碧石村,映入眼帘的是宜宾·恩阳现代农旅融合产业园区。一望无垠的田野上,村民正在犁田整地、育苗播种,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国庆前夕,在碧石村村委会,由碧石村驻村工作队联合宜宾市结对帮扶巴中市恩阳区工作队(以下简称“宜恩工作队”)党支部、恩阳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热烈举行。“我们与宜恩工作队和恩阳区烟草专卖局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凝聚基层治理、发展富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合力,用心用情答好民生答卷。”省委网信办派驻碧石村第一书记李虹君说。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如何用发展思维补民生短板?恩阳、仪陇、理塘帮扶力量构建党建引领帮扶工作共同体,围绕帮扶措施具体化具象化发力,把发展产业、稳岗就业作为根本之策,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大力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不断强化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确保在把发展成果转化为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不落一户、不掉一人。

宜宾·恩阳现代农旅融合产业园。供图/宜恩工作队

帮扶车间建到家门口

畅通“半员工”就业路

10月9日一大早,仪陇县柳垭镇白桦山村村民贺娟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便来到不远处的鞋面加工车间,找到工位开始进行鞋面制作加工。等到下午放学时间,她就结束工作前往学校接孩子。

贺娟是一名“半员工”,一天大概挣60元—150元。“这个工种,不选人、不打卡,随到随做、计件付薪。”她很满意现在既能上班挣钱又能照顾孩子的生活。

“半员工”用工机制是托底性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仪陇县立足城乡留守闲置劳动力富足、制造业企业季节性缺工明显的实际探索形成的用工机制,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帮扶工作共同体,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车间建设奖补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在乡村建立帮扶车间,广泛吸纳脱贫人口和留守劳动力、半劳动力和弱劳动力务工。

贺娟所在的鞋面加工车间,是仪陇县鑫腾飞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腾飞鞋业”)在柳垭镇设立的帮扶车间。2023年以来,为解决群众就近就业问题,仪陇县人社局积极对接东部企业,承接“来料加工”生产订单。鑫腾飞鞋业成功与东部企业签订长期代工协议,拿到稳定优质订单,按照“计件付薪”模式,现已吸纳“半员工”80余名,其中包括脱贫劳动力15名,人均月薪在2000元—8000元不等。

“公司目前已在立山镇和柳垭镇的居民聚居点建设了2个加工车间,形成了促进困难群体就业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双赢的良好格局。”鑫腾飞鞋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为支持帮扶车间建设,仪陇县向企业提供多元化优质服务—免费提供场地,“企业秘书”上门服务,社区协助宣传招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人社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做实要素配置,全方位、多层次提供优质对企服务,为帮扶车间持续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全县共建成东西部协作帮扶车间40个,带动26个乡镇(街道)建成制造业小微企业加工车间84个,帮助3200余名留守劳动力、半劳动力、弱劳动力实现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深入开展医疗帮扶

同心共筑“健康梦”

10月8日,理塘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县医院”)医生李欣雨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医生杨开金收到一面锦旗。“感谢两家医院的医生护士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出院的两名患者——蒲彬如和谢凯向医生和护士分别致谢。

20天前,这两名因车祸导致腹腔出血的患者被送到县医院,情况危急,急需手术。关键时刻,县医院创伤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成都市三医院”)的支医团队与县医院医护人员紧密合作,用两小时共同筑起一张生命救治网,成功救治两名患者。

理塘县海拔较高,地域辽阔,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按照四川省托底性帮扶工作部署,成都市三医院以及金堂县、新都区等多家医院构建党建引领帮扶工作共同体,为理塘县提供驻点帮扶、学科建设、人才培训、技术支援、远程医疗会诊、医疗捐赠等多方面的医疗托底性帮扶。

2024年5月,潘传亮从成都市三医院来到理塘,担任理塘县县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一职。任职以来,潘传亮带领县医院依托医共体建设项目积极对接省内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力量,统筹整合帮扶力量,围绕提升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医共体的‘龙头’,县级医院的带动作用尤为关键。”潘传亮介绍,“为此,医院采取了系列举措:一是加强与帮扶医院的紧密合作,通过定期交流、互访学习及远程会诊,以提升自身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深化医共体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并强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县域内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效能;三是发挥县级医院带动作用,携手周边基层医疗机构,共同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理塘县的医疗托底性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县医院层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医院不仅开展多项公益活动,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还高度重视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与交流,为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提供了大量到县医院学习的机会,有力提升了他们的医疗水平。

理塘县木拉镇卫生院医生曹立明深切感受到医疗托底性帮扶带来的变化。“以前,我们卫生院设备简陋、技术水平有限,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病情就束手无策。现在,有了帮扶医院的支持和指导,我们的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设备也更加先进。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了。”曹立明感慨地说。

实现粮田变良田

农民稳步增收信心足

“自从我们村打造了高标准农田,大家发展农业的信心更足了,种田更有劲了,相信以后的收入会更可观。”9月25日,正在田间务工的巴中市恩阳区司城街道碧石村村民杨仕寿高兴地说。

村民提到的高标准农田,正是宜宾市结对帮扶巴中市恩阳区工作队(以下简称“宜恩工作队”)到来后,碧石村的显著变化之一。托底性帮扶工作开展后,宜恩工作队根据前期调研情况了解到,碧石村位于黄石盘水库边,耕地多、土地肥,但土地零散,于是提出在该村打造高标准农田,加快推进高标准粮油示范片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关乎群众利益。”恩阳区委常委、副区长、宜恩工作队领队邱俊辉介绍,目前已投入140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碧石村实施高标准农田整理改造,同时,聚焦“农旅融合”,新建的“两主体五中心”等项目即将竣工投用。

杨仕寿充满期待地说:“以前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肥田’‘良田’,我们增收更有底气啦。”

除了碧石村,海山村、成城村等地也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83万亩。借助党建引领帮扶工作共同体机制的强大推力,宜恩工作队还与省委网信办、四川商投集团等帮扶单位共商共建,助力恩阳区在电商直播培训、网络达人培育和项目建设实施等方面统筹协调、相互协作,全力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区,携手助力恩阳实现高质量发展。

借田生“金”,还有更多欠发达县域有了明显变化。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定点帮扶若尔盖县。探索构建“为民六策”帮扶工作模式,将培育集体经济、壮大产业规模作为关键抓手,在若尔盖县本级和多个乡村实施旅游服务中心、有机蔬菜种植、藏香猪养殖等17个产业项目,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近百万元。

成都市锦江区携手炉霍县帮扶发展现代农业,创新“飞地+众筹”模式,整合浙江对口支援资金、社会帮扶资金、众筹资金等2亿余元,建设高原现代农业“飞地”产业园,构建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大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2024年上半年,园区实现总产值1500余万元,年分红约247万元。

沃土千里、孕育希望,帮扶力量与欠发达县域的干部群众还在“碰撞”着思想火花,让小村庄的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