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保险公司查勘定损后的结果,高粱保险赔款为26.65万元,但实际支付给村民的赔款仅有2.5万余元。”此前,泸州市江阳区纪委监委在金银村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这一问题线索。通过进一步走访,查实该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赖某某挪用、截留保险机构应当赔偿被保险人保险金的问题。最终,因违反农业保险条例,赖某某被给予警告处分。

该案并非个例,在随后的监督检查中,江阳区纪委监委发现在其他蔬菜、水果种植等政策性农业保险领域存在类似问题,遂决定从今年3月起,对该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小切口”专项监督。截至目前,该区纪委监委共发现问题线索25条,立案18件,党纪政务处分5人,挽回经济损失193.99万元。

这是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找准工作切入点,持续用力做好集中整治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四川省纪委监委坚持把督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在集中整治中加快构建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除省级重点整治项目外,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在集中整治期间分别确定了多个突出问题重点整治项目,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攀枝花市西区街道纪工委干部通过走村入户、现场核实的方式向社区群众了解就业补贴发放情况。(陈楠 摄)

紧扣地方实际,精准查找“小切口”

“民生领域点多面广,找准问题才能‘量体裁衣’。‘小切口’专项治理是我们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做实基层监督的创新举措,旨在破解基层监督点多、面广、不聚焦等问题,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回归主责、履职尽责。”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省纪委监委的示范指引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多种方式找准突破口,差异化选定不同领域开展专项治理,不断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大爷,你晓得山洪沟的基层责任人是哪个不?”“晓得,谭明霞隔三差五就要来,前几天还冒雨来看了下。”不久前,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纪委书记郭晓凤到该镇祝村开展走访时,村民张大爷表达感谢。

群众的满意得益于该区纪委监委实施的山洪灾害危险区防范应对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今年4月,沙湾区纪委监委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葫芦镇祝村“村民不知道监测人员”等问题。经查,原来祝村有3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其中两处由村干部家属担任基层责任人,这两名家属在未实际履行监测预警、记录填写等职责的情况下依然领取履职补贴,村“两委”干部杨某某、张某某对此知情却未纠正,最终被区纪委监委立案审查。

沙湾区纪委监委综合分析研判后,决定以山洪灾害危险区基层责任人选聘、履职问题为“切口”,启动专项治理。

“蝇贪蚁腐”啃噬群众获得感。乐山市纪委监委制定系统化常态化开展“小切口”专项整治实施意见,采取“全市规定动作+N个自选动作”的方式,分层分类“小而精”开展整治工作,靶向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小切口’简单理解就是将以往的监督‘化整为零’,细化到一个个小的领域,从而让专项整治更聚焦。”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发现问题后还要找准方向,开展“有事找纪检”、“阳光问廉”、坝坝会等活动都是有力的工作抓手。

以巴中市通江县为例,该县纪委监委立足当地林业资源丰厚这一实际,深入推进涉林领域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已处置问题线索70件,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66个,党纪政务处分30人,挽回资金439万余元。

强化办案引领,深入查摆问题

点题、破题,更要解题。找准“小切口”后,只有整合力量,联合行业部门加强全周期督办和闭环管理,才能确保问题解决到位。

随着电闸拉下,提灌站的机器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汩汩清泉由山下的水渠抽到山腰的柑橘园。“现在真是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大老远用车去拉水了。”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眉山市东坡区复兴镇正义村村民孙大爷反馈道。

此前,由于提灌站缺电无法供水,周边果农灌溉不方便,多次反映也未解决。不仅是提灌站,自来水工程、农家书屋、日间照料中心等基层民生工程也建而未用,是前期选址不科学,还是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民生工程虽小,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近年来,眉山市纪委监委持续发挥市县联动、片区协作作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污水处理厂、卫生厕所、自来水工程等五大领域突出问题,开展基层民生工程“建而未用”专项监督,向履责不到位、验收工作“走过场”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处置问题线索44件、立案39人、处分35人,推动健全完善建设监管、日常维护等制度机制21个,确保基层民生工程惠民利民。

多方协同,关键在知责担责履责、同时同向发力。“要坚持‘超常规’的政治主动、精准理念和系统思维,以‘超常规’的报告、研判、督办、处置等措施,做到力量整合、深度融合、同向发力。”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综合运用调研督导、日常监督、案件查办等手段,推动构建省市县联动发力、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治理格局。

“钱用在了哪些地方、用了多少,村上的公开栏里写得清清楚楚,这种做法大家都很满意。”近日,内江市威远县纪委监委干部来到向义镇水口村,就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规范使用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谈起如今运维资金公示公开情况,村民李大叔高兴地说。

紧盯运维资金使用管理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是选取小切口开展专项整治、护航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为进一步摸清问题症结,实现靶向破题,威远县纪委监委督促各镇党委做好“一课一谈三清”,即为党员干部上好警示教育课,开展谈心谈话,讲清监督重点、说清利害关系、谈清个人问题,敦促其主动向纪检监察组织说清问题。与此同时,采取“县镇村”三级联动,全面开展自查自纠,累计清理全县2020年以来实施的运维资金项目374个,查纠问题82个。

在摸清家底、找准问题的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还督促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巡察机构发挥政治体检作用,对38个村(社区)延伸巡察;纪检监察机关灵活运用“室组地”片区协作、村级交叉监督机制,对各镇村开展重点抽查。专项整治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立案查处45件45人。

推动综合施治,打好“人防+制防+技防”组合拳

专项整治前提在“专”,根本在“治”,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是检验整治质效的标准。结合群众集中反映的“点”,深挖行业领域的“线”,拓展系统整治的“面”,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确定城市物业管理、农村“厕所革命”等方面整治项目115个,累计处理处分1534人。

随着各类“小切口”专项整治不断深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和行业部门结合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入开展以案促改,织密“人防+制防+技防”网络,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

“我们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廉洁四川’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案’理说》《以案为镜》《忏悔实录》等线上警示教育专栏,精选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有效发挥震慑警醒作用。”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各地开展的专项治理稳步推进,警示教育也贯穿始终,通过拍摄警示教育片、编写忏悔录、旁听庭审等多种形式,层层开展警示教育。同时,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运用大数据开展监督,探索出成功经验。

“经大数据监测预警,已查实你镇辖区的工作人员违规套取资金,存在工作履职不力的问题,现向贵单位发出一份监察建议书,请针对存在的问题抓好整改。”不久前,广安市邻水县石滓镇晒金村党支部书记包某某因套取贫困户产业扶持周转金14万元,用于发展本人半夏药材产业,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邻水县监委同步向石滓镇政府发出监察建议书。

今年以来,邻水县纪委监委喊响“有事找纪检”,依托大数据与群众切身利益全面融合,搭建“小邻通”便民云、政务云、监督云“三朵云”数字平台,建立“全天候服务、全方位办理、全过程监督”运行机制,无遗漏受理群众问题诉求,实现群众问题诉求“一个平台”受理、“一张网络”办理、“一个端口”监督。自平台运行以来,解决群众问题诉求8700余个,群众回访满意度达100%。

在综合施治下,专项整治的成果正逐步让群众更有感更可及。

“我们每天进出都能看到小区公示的改造情况,还能对小区改造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跟干部反映,心里有底多了。”广元市利州区东坝街道利源小区居民范大爷说,之前小区改造事项既没有广泛征求居民意见,也没有公示,大家意见很大。

为破解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难点痛点,该区纪委监委组建起“纪检监察干部+群众代表”的监督工作小组,改造前征求群众意愿,改造中接受群众监督,改造结果群众参与验收。同时,推动出台《关于加强全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护工作指导意见》,对施工管理、项目移交、日常管护、信息公开等方面进行规范,将群众的“质疑声”变成“点赞声”。

为持续释放监督推动效能,利州区纪委监委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督促职能部门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截至目前,已通报典型案例2期、开展警示教育26场次。针对案件查办中暴露出的资金拨付不规范、建设内容乱变更等问题,及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工作专报和工作提示4期,督促行业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深整改、强管理,推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5个,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规范有序推进,让党的利民惠民好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