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度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之际,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报告主笔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汪树东,就当前生态文学创作现状,如何提升生态文学的创作质量,创作不负时代的生态文学新经典等问题展开讨论,希望总结生态文学发展规律,引导生态文学创作实践,共同推动生态文学的繁荣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中国环境报:近年来,我国生态文学发展动能澎湃,不仅国家层面发布指导性文件,而且各类活动频繁开展,部门协作频繁紧密,图书出版佳作飘香,形成生态文学创作的良好生态。您怎么看当前生态文学创作的现状与形势?

汪树东:生态文学已经成为当前一种风头甚劲、影响日增的文学热潮。这股热潮的形成出于诸多因素。

一则是越来越多的作家已经感受到全球性生态危机、地方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性,因而积极地以文学的方式回应21世纪人类面临的这个最大的生存问题。

二则是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生活模式的弊病日显,越来越多作家像陶渊明、梭罗一样渴望大自然的抚慰和疗愈,因而生态文学成为作家安顿身心的一种疗愈文学。

三则与近四十年中国生态文学持续发展的推动有关,徐刚、于坚、姜戎、陈应松、阿来、张炜、迟子建、刘亮程、杨志军等生态文学的先行者为当前生态做出了极好的文学示范。当然,最后也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热潮的鼎力推进,与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等部门的大力引导和支持有关。

目前看来,《人民文学》《诗刊》《收获》《十月》《钟山》《草原》等重要的文学杂志都积极支持生态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近年来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中已经推出的不少作品也与生态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23年第11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雪山大地》《本巴》《宝水》都有着丰富细腻的生态叙事。近年来,陈应松、阿来、杨志军、老藤、王怀宇、关仁山、南翔、李青松、古岳、叶梅、任林举、傅菲、龙仁青、杨文丰、沈念、肖睿、林森、孙频、肖辉跃等作家创作的生态文学作品屡屡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这股生态文学热潮会一直持续下去,而且在可见的时间范围内会越来越发展壮大,有可能涌现出真正的经典之作。

中国环境报:您在《报告》中分类概览了生态文学各领域在2023年度的重要代表作,谈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不俗的成果。其实2024年上半年生态文学创作也成果丰硕,《江如练》等作品令人瞩目。请您简要评价一下当前生态文学创作的亮点与不足?

汪树东:的确,当前生态文学的佳作不断涌现,令人大有乱花迷眼之感。除了你提及的《江如练》外,老藤的《草木志》、杨志军的《大象》等长篇小说,海勒根那的《请喝一碗哈图布其的酒》《白色罕达犴》等小说集,傅菲的《客居深山》、存一榕的《一个人的西双版纳》、王雪茜的《流浪的鸟巢》等散文集,马文秀的《三江源记》、胡澄的《到万物里去》、津渡的《苔藓与童话》等诗集,都是生态文学比较重要的新收获。

整体上看,这些生态文学作品能够回应时代问题的挑战,敏锐地感应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大潮,对大自然别有悟解,表现出极为鲜明的生态意识,艺术性也颇有突破。例如,傅菲的散文集《客居深山》对乡村自然的精微描绘既有博物学、生态学的独特价值,也有当代人闪烁的灵魂之光。

中国环境报:在您看来,当前生态文学创作面临哪些困境与局限?如何推动创作者们提升生态文学创作质量,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生态文学作品?

汪树东:当前生态文学创作面临的困境与局限也是确实存在的。我想首要的困境与局限还在于思想观念。不少生态文学作家对生态文学的理解有点肤浅,总以为写点花花草草的怡情养性的文字就是生态文学了,就是与生态文明共振了。

其实,真正的生态文学需要作家彻底转变观念,从生态整体观角度重新审视现代文明,重新反思生活模式,乃至重新思考人生的终极目的。因此,要提升生态文学创作质量,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生态文学作品,作家需要真正地确立高标出尘的生态意识,长期关注生态问题,既要熟悉脚下的土地,又要胸怀全球。尤其重要的是,对特定的生态问题要坚持长期的关注和研究,要向严谨求实的自然科学家学习,要让科学精神灌注到文学作品中去。

此外,同样需要关注的是,不要避讳问题,要敢于直面现实,直面社会问题,继续发扬现实批评精神;生态问题始终与社会问题纠缠在一起,单纯的生态视野是写不出丰厚的生态文学作品的。因此,我始终倡导生态、社会、人性探索复合型的生态文学作品。我认为,将来的经典之作最有可能来自这种复合型的生态文学作品中。

中国环境报: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对于生态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但是,与生态文学创作实践欣欣向荣相比,当前的生态文学理论研究略显不足。如何加强生态文学理论评论研究,总结生态文学发展规律,引导生态文学创作实践,您有何思考与建议?

汪树东:的确,生态文学的发展呼唤着相应的生态文学批评与研究,但是目前的生态文学批评与研究是滞后的,不足的。这也许会制约生态文学的良性发展。

就我所知,目前国内对当前我国生态文学关注较多的学者,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龙其林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黄轶教授、兰州大学文学院郭茂全教授、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周红莉教授、河南大学文学院刘军教授、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高春林副教授,还有我自己。

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学者们需要对当前的生态文学发展状况及时跟进,总结规律,加强引导。我认为,这需要确立比较宏大的历史视野,要从古今中外生态文学发展史中来衡量当前生态文学的得失,从而比较甄别,激浊扬清。当然,如果能够创办一本专门的刊物《生态文学评论》,汇聚国内外的研究力量,那样必然会极大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

中国环境报:为了生态文学更加健康繁荣地发展下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有何建议?

汪树东:我认为需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部门引导与作家定位。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积极鼓励引导生态文学创作,相关作家也要明确个人的自我定位,要对个人的性情和兴趣有明确的自觉意识,要发挥长项,不要勉为其难。二是创作与批评的和谐。生态文学创作需要和生态文学批评联袂而行,才能行稳致远。三是阅读与传播。积极拓展生态文学的多种阅读和传播渠道,扩展社会影响。四是奖励与肯定。最好有关部门能够设立全国性的生态文学奖项,促进作家的创作热情。

来源:中国环境APP

编辑:秦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