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以推动农业生态化、绿色化发展为突破口,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全面治理农业污染,努力探索生态更优、污染更少、价值更高的生态农业,助力农业绿色转型。

聚焦科学“用”,推动粪污处置资源化。按照“生态养殖+特色种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配套特色种植基地实现种养循环就地消纳;对全县1100个畜禽养殖散户就近配套粮油、蔬菜等种植业消纳养殖粪肥,实现“家庭小循环”;大中型养殖场、种养循环示范园区配套沼液储存、提灌、输送管网,沼液输送到园区的优质水果、蔬菜基地就近消纳,实现“园场中循环”;就近消纳不完全的养殖场(户),自配罐车、委托运输等途径将粪肥“异地利用”到川中林业科技示范园、阳化河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有机肥资源利用,实现“全县大循环”,确保粪污资源科学高效利用、变废为宝。

聚焦精准“调”,推动农业生产清洁化。优化种植模式,针对流域周边藕塘、稻田等偏多,汛期存在溢流的实际,改水田为旱作整理土地5000余亩,流转旱作土地3000余亩,源头减少溢流风险。流转河湖生态红线内30余亩土地和水源地保护区近600亩林地,实施土地休耕和生态修复,减少污染负荷。针对临河种植较多,藕塘、鱼塘排水污染负荷较重的情况,对临河200米范围内藕塘全部腾退,鱼塘5亩以上或集中连片5亩以上的建立视频监控及尾水治理,源头减少污染物分类分区控制减少化肥农药对水质影响。

聚焦精准“管”,推动农资投入减量化。成立4支县级技术服务队伍,分片分区开展农药化肥技术培训指导,确保技术培训指导覆盖率达100%。调整施肥方式,建立县级科学施肥用药示范点2个,镇级科学施肥用药示范点42个;在四条重点流域建立柑橘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0.4万亩,建立绿色防控示范1万亩,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8万亩,采取有机肥+配方肥、“果-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模式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4600余亩,有效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源头减少了农药、化肥对水质的影响。

聚焦全面“推”,推动秸秆离田产业化。全面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建成秸秆青储池2.2万余立方米,购置秸秆饲料化、还田等机械近900台套,开展相关技术培训600余场次。秸秆直接还田90万余亩次,饲料化利用6.82万吨,基料化利用2.44万吨,将全县秸秆离田面积提升至120万亩,推动重点汇水区域和环境敏感区域秸秆全部实现离田,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源头减少秸秆腐烂入河影响,改善流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