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与往年相比,2024年国庆档电影类型和数量丰富多样,涵盖动作、战争、犯罪、灾难、科幻、喜剧、动画、歌舞、剧情等,极大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喜好消费者的观影需求。据统计,2024年国庆档电影票房达21.04亿元,比暑期档日均票房有较大幅上涨。为此,四川日报《天府周末》“西岭雪”文艺评论版和川观新闻文化频道,特别约请专家学者对国庆档电影进行评论,以飨读者。

李晓鸥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改编自同名舞蹈诗剧,由舞台原班编、导、演阵容与电影人合作的电影《只此青绿》,以光影艺术的魅力,让千里江山在大银幕上再次活起来。《只此青绿》舞蹈诗剧和电影,皆源自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百年仅展出4次的宋代名画、典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千里江山图》。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借助歌舞表演故事的大屏幕无声电影《定军山》;之后又出现由梅兰芳主演的昆曲《春香闹学》和古装歌舞剧《天女散花》等。这些歌舞电影将戏曲与电影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优秀舞剧,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及舞剧《丝路花雨》等。这些舞蹈作品除在舞台上表演,也被摄制成彩色银幕影片。可见,在舞蹈历史上有过成功经验,且有较好的文艺作品。

电影版《只此青绿》,作为新时代出现的第一部用无声语言,以舞蹈形式表达的电影作品,对创作者和演员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挑战。好在他们克服了这一困难,以全新视角和大胆想法,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让舞台艺术在大银幕上焕发新颜与生机,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

电影版《只此青绿》与舞蹈诗剧的主题一致,围绕一位文物研究员在《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潜心钻研,跨越近千年时空,走入北宋少年画家希孟的内心,目睹希孟呕心沥血忘我创作,与无数劳动者携手,历尽千辛万苦创作出传世画卷的历程。

整部剧以舞蹈诗为蓝本,打破了电影艺术以叙事为主的表达方式,用镜头语言,诗意地将全剧主题进行诠释,内容包括问篆、初见、唱丝、听雨、寻石、习笔、青绿、谇墨、苦思和入画10个章节。

全剧开篇以展卷人的视角切入,勾勒出当代人与画家王希孟之间“缘·妙不可言”的情感,由镜头与舞蹈相结合的形式,将两个人物间的情感表达得更清晰、更具有温度。

“问篆”作为全剧的第一篇章,讲述了展卷人惊叹希孟的年少才华,愿为希孟作篆。在舞蹈编排中,男舞者用刚健有力的动作,诠释了古代篆刻人的高超工艺技术。这样的动作质感,与篆刻人的气质相吻合,同时,使全剧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到宋代极高的艺术造诣中。

进入到“初见”章中,展卷人与希孟跨时空的对话,在镜头语言下,两个舞者在特定的空间中,用双人舞的形式表现超时空的情感,这份情感来自对艺术执着的热爱。电影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将不同时空的人串联起来产生共鸣,让人看了潸然泪下。

全剧中最让人身临其境的是“唱丝”,眼前连绵不断的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峦,缭绕的青云间传来金石之声,走近是茅屋草舍,村舍依依,缕缕青烟,机杼声声。织绢人穿着纯白的蚕丝长裙,手拿簸箕,以优美的舞姿再现桑蚕人家的真实生活写照,带领观众走进宋代百态的社会生活与独特、高级的审美中。

如果说全剧给人营造了极强的视觉色彩审美,那在“听雨”中,便是最为深入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希孟沉浸在绘画的世界中,找到了心中所爱,在雨中自由舞蹈。在镜头语言下,表演还原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将现实与虚拟融为一体,制造出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在这样的环境中舞动,对舞者来说是极其考验功底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镜头下的舞蹈演员来说,得增加一倍的功。希孟扮演者张翰将身体的每个动作、细节,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自己与希孟融为一体,这也是考验一个舞蹈演员成熟表演之所在。

在寻石、习笔、青绿、谇墨章节中,采石人、磨石人、制墨人、制笔人以毕生心血所得与传承,充盈了希孟的画,也让观众看到传统非遗文化及工匠们的默默付出。

在舞蹈编排中,每个篇章有着鲜明的风格,每个角色的人生境遇透过肢体动作外化成影像,构成独特的意境。在动作设计上,突出人物及事物、景物的不同气质。舞蹈演员用极富张力的动作和细腻的表演,将采石人的坚韧、磨石人的辛劳、制墨人的智慧及制笔人的细致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全剧结束前的“苦思”与“入画”,可说是将全剧在诗意中推向高潮的关键转折点。“苦思”中的情感为“入画”做足铺垫,演员的肢体表演无声胜有声地烘托了希孟在创作中的困惑与痛苦。这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会遇到的,痛苦与困惑后,便是通达和觉悟。

因此,便有了全剧的点睛之笔“入画”。此时,一群意象的“青绿”呈现在画面中,已分不清是人还是江山。舞者用身体诠释着意象的符号,动作干净、有力,正如希孟手中的每一笔对线条的精湛描绘。演员的表演堪称一流,没有过多的面部表情,一举手、一投足,皆是中国特有的气魄与古韵。也许,这也是《千里江山图》中所表达的,“此画与天地众人共绘往来者,但见青绿足矣。”

舞蹈作为艺术中的一个门类,由于特殊的媒介,是以人体为艺术载体的,因此,具有高度抽象性。同时,这一媒介还会使这门艺术转瞬即逝、难以流传。电影艺术以写实性和记录性为其特征,两者结合,相互弥补缺憾。

在当下科技悄无声息改变生活的数字时代,要将舞蹈再次与电影结合,对创作者和表演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舞蹈创作者在创作舞剧时,更多考虑的是关于舞蹈的主题、动作的编排、舞蹈画面的营造及演员的表演等。大屏幕中的舞蹈需要考虑镜头作为第一语言,应表达什么?如何表达?电影创作的手法会带给舞蹈作品新的效果,这样的效果也许是增光添彩,也许是黯然失色。

电影版《只此青绿》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大屏幕,对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有了多维度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一是让更多人了解到身体作为语言的舞蹈之魅力所在;二是让舞蹈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三是让舞蹈寻找到跨界创作的新方式。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舞蹈电影作品,这次跨界的尝试是勇敢的,也是成功的。观众通过大屏幕,在感受舞蹈魅力时,也产生了多元且丰富的观感经验。

作者简介

李晓鸥,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