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

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正在重塑经济社会各方面、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教育数字化”。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和基层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是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党建引领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也是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要以数字技术赋能驱动基层组织工作创新,注重加强理念思维赋能、技术平台赋能、资源运用赋能,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前瞻性、精准性、效能性。

理念思维赋能,在加快培养党员领导干部数字素养和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前瞻性。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的数字素养与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之一。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也是构筑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实底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高校要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前瞻性布局和判断,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深刻认识提升数字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把握数字赋能高校党建工作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行动上全面适应,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

技术平台赋能,在数据收集挖掘和分析处理的过程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精准性。数字赋能的本质是“数字技术”赋能,数字技术具有精准传输和承载数据信息的功能,将这一科学有效的工具运用于高校党建工作,其价值首先体现在显著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精准性。一是实现精准画像,通过数字技术来实现高校各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干部数据信息的精准画像,打造高校智慧党建信息管理平台。二是实现精准把脉,通过数字技术来实现高校党组织重要会议、重大事项、党团活动等被及时纳入高校智慧党建信息管理平台的精准把脉和审核把关,实现高校党建工作协同联动和融合联动。三是实现精准管理,通过数字技术实现高校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把好数据生产质量关和数据规范使用关,建好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四是实现精准防控,通过智慧党建信息管理平台探索建立师生心理服务、校园公共服务等动态分级管理机制,科学研判和预警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筑牢安全屏障,做好隐私保护。

资源运用赋能,在资源整合和交互运用的过程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效能性。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可有效融合党建资源,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显著增强高校党建工作效能性。一是用好红色资源,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将红色资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数字赋能新平台手段、新媒体资源,积极构建数字文化传播,探索红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搭建红色资源教学研究平台,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用好党的历史“教科书”,生动讲述“大思政课”,增强红色资源育人的效能性。二是用好绿色资源,教书育人。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内核之一,高校党建工作要承担起绿色发展教育的时代责任,将绿色资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一方面积极探索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理论和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任务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精度,拓展科学研究的广度,提升学科建设的高度。另一方面通过数字赋能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校园文化,引导党员师生积极参与绿色低碳工作学习生活实践,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内化为党员师生的自觉意识,培养健康情趣,提高生活品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作者系西南石油大学副教授。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24年度项目“数字赋能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规律探索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4DD06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