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观察 曹洋 张梦露

图片/张林

珙县县城全景 罗顺摄

“欢迎乘车!”9月14日早上六点,家住宜宾市珙县王家镇的居民李达伟早早就来到客运站点准备乘车前往县城办理业务,拿出手机扫码支付后,他和几名同行人闲聊起来。

“干净、方便、便宜”是李达伟和邻居们共同的感受。变化来源于今年5月31日,珙县启动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正式上“新”24辆新能源大客车,对珙县县城巡场镇至洛表镇、王家镇、观斗苗族乡、曹营镇石碑场镇四条农村客运班线进行改造,实现纯电动运行。

珙县长锋迅达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勇介绍,完成公交化改造以后,农村客运班线通过“公司化运营、新能源替代、降低票价、加密班次”等方式,从早上6点至晚上7点滚动发班,达到“偏远山区间隔时间不超过1小时1班,重点乡镇不超过15分钟”的公交化运营标准,同时在现行票价的基础上票价降低20%。

“现在这个车还是方便,早上六点就发车了,九点多到县城办事时间刚刚好。”“对头,车还变得干净整洁了,坐起也舒服。”“晚上七点都还有班次可以坐回家,还能在县城逛一逛。”“票价也比之前便宜了,以前王家到巡场要30 元,现在只要25元。”……两个多月来,新能源公交收获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珙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县域面积1152.8平方公里,地形概貌“七山二丘一分田”,辖10镇3乡,总人口43.5万。由于地形狭长,从最南端的观斗苗族乡、王家镇到县城巡场镇距离有近100公里,如何保障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此前,珙县的城乡客运服务存在诸多不足。“虽有统一的公司进行管理,但许多客运汽车实行的是挂户经营方式,客运汽车所有权在私人手中,由于汽车管理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路段赶超、压时间等问题。”汪勇介绍,很多群众反应“不坐的时候总有车、想坐车坐不上”,出行成本也比较高。

对群众而言是“不好坐车”,对运营公司而言管理上也有诸多困难。汪勇说,目前私家车和网约车的增加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群众的需求不适配。“企业也要转型,做好服务,要让群众想坐的时候就有车坐。”

新能源公交的运营也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汪勇算了一笔账,以往一台传统公交每个月需要的燃油费大概是1万元,现在一台车平均大概是2000元的电费。“我们还将驾驶员全部实行公司化管理,杜绝挂靠经营,实现规范化运营。”

珙县交通运输局城乡道路运输事务中心安全股负责人温涌介绍,城乡公交改造,将驾驶员统一公司化运营,降低了道路安全隐患,同时促使行业规范发展。“票价降低、班次增多也更加便民,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据统计,截至目前,珙县共投入新能源小型客车68辆,新能源公交车50辆。县城城区公共交通实现新能源占比100%,全县新能源客运车辆占比提高到30.25%,初步形成节能环保绿色高效的道路客运体系。

温涌表示,下一步珙县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定制客运班线发展,逐步推进县城巡场镇至孝儿镇、沐滩镇线公交化改造,进一步完善全县域公共交通网络,以点带面引领全县农村客运提质增效,提升珙县城乡交通运输均等化服务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