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江芸涵 视频剪辑 汪衡

“川越40年·师恩难忘”活动40位致敬人物展播开启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活动为老师线上送向日葵。教师节前夕,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收到了昔日学生红音的来信,向他表达感谢之情。阿来给红音的来信作了回复,并通过本次活动向广大教师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著名作家阿来曾经也是一位教师。1979年,阿来在阿坝州马尔康县第二中学教初中;1980年,调马尔康县中学教高中,做了5年中学教师。红音,民族学博士,是一位藏族历史文化学者,毕业于马尔康县中学,曾是阿来的学生。

今年是第40个教师节,红音了解到“川越40年·师恩难忘”寻访展播活动后,特意给阿来老师写信并读信。她在信中写道,“回首过往,距我成为您的学生,已然过去了漫长的四十一年。彼时,我年仅十六,在川西高原的阿坝州马尔康县中学,开启了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阿来(右)和学生红音(左)多年前的一次相聚。受访者供图

红音在信中回忆了那段学生岁月和师生之情:“犹记当年的马尔康,各方面条件皆不尽如人意。冬日严寒刺骨,上课途中,寒风凛冽地呼啸着,梭磨河上总是漂浮着冰块,教室唯有靠炉火方能取暖。而您,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您常常帮助那些缺乏生火经验的学生,对从乡下进城、汉语基础薄弱以及家境贫困的学生,也总是慷慨地伸出援手。您的历史课,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您总是背着双手走进教室,授课从不照本宣科,所有的知识皆从您口中如潺潺流水般娓娓道来。”

高中毕业后,红音前往西南民族大学学习藏文。毕业后,她回到家乡阿坝州工作,之后又进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工作。这期间,她从未放弃学业,后在西南民族大学获得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和民族学博士学位。

红音在信中回忆了与阿来老师在美国的一次见面。当时红音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恰逢阿来到美国讲学,她请阿来在纽约吃了一顿火锅。“那顿晚餐,我们相谈甚欢,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向您提及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看到的西方人一百年前在中国的游记,其中部分内容就涉及我们的家乡——川西阿坝州。您当即鼓励我将这些游记翻译成中文。”如今回想起来,正是阿来的鼓励,成就了红音后来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到西方人在川西百年游记的翻译和审定工作。

红音在信中最后写道,“尊敬的阿来老师,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那便是感谢。感谢您在青春年少时于川西高原的默默付出,感谢您为我指引的人生道路,让我的人生绽放出别样的精彩。”

见信如晤。阿来看到红音的信很感动,他对红音说,“其实这么多年也一直在关注、关心着,听说你退休了,回到家乡,一直在帮助家乡做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阿来说,韩愈的《师说》中讲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希望全社会应当对教师这个职业、从事教师工作的人有充分的尊重。“在教师节来到的时候,我祝老师们全体都快乐,我们要用更高的水平、更强的责任心来不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