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强调先行先试,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一条基本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其中不少就来源于国内部分地区的先行探索。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既要有敢于先行先试的勇气,也要有从先行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的智慧。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思想周刊》即日起推出《问道改革先行地》系列报道,实地探访改革关键单位、关键人,追问和思考先行地区的改革之道。《问道改革先行地》第一季,探访《决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涉及5项改革措施的先行地区,敬请垂注。

三中全会要求

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江苏探索

在技术转移服务业内首次发布技术经理人及事务所管理办法,首次提出技术经理人从业佣金收费标准


川观智库调研组

技术经理人发挥着连接科技成果供给端和产业需求端的桥梁作用,被形象称为“科技红娘”。

作为2022年才正式“入编”的新职业,技术经理人在执业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阻碍。川观智库调研组与四川的技术经理人交谈时发现,项目不易发掘、难以建立信任、收费标准不明晰等问题常被提及,而这些问题直接关乎其职业发展。

2018年起,江苏省针对上述问题探索解决办法:在全国率先发布技术经理人及事务所管理办法,同时首次提出技术经理人从业佣金收费标准和标准化分佣比例规范。

上述做法对建好技术经理人队伍有何作用和借鉴意义?在此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近期,川观智库调研组在南京采访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南京工程学院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

Part.1

建设队伍 解决复合型人才难找问题

设立事务所的本质是让技术经理人“成团发展”,达成“一方组织,四方受益”的目的

理想情况下,技术经理人应该是懂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各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在我国,技术经理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各地对此都有不少探索。江苏选择的路径是,建设队伍来“集中力量办大事”——2018年起,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面向各类专业化机构,引导设立技术经理人事务所,截至目前,已挂牌92家。

根据2023年下发的《江苏省技术经理人事务所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技术经理人事务所是指由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认定,在省内注册,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为促成他人技术交易而从事的居间、经纪或代理等活动并取得合理收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

调研组认为,可以将技术经理人事务所设立的意义概括为“一方组织,四方受益”

“一方”指的是管理统筹方,即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这是由江苏省科技厅和南京市政府联合打造的技术转移平台。对于管理统筹方而言,设立事务所一方面有助于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考核,为后续形成更完善的认证机制、交易机制做好铺垫;另一方面还能为其提供“打包式”服务,比如开放相应数据权限,提供线上线下各类供需资源对接;为事务所举办技术转移相关活动提供场地及配套设施支撑保障;协助相关金融资源支持等。

“四方”分别指的是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理人以及成果供需双方。为何是“四方受益”?

首先,设立事务所更方便技术转移机构“招人”且获取上述“资源包”。以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为例,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校地合作部部长吴易飞表示,技术经理人的综合素养高,在市场上不太容易找到合适人选,“而现在有事务所,挂靠了不少技术经理人,这为我们组建人才队伍提供了很大便利。”

据了解,在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完成备案的技术经理人,可以自行选择事务所进行挂靠并签订协议形成合作关系。在吴易飞看来,目前市场上从事技术转移工作的人很多,而备案过的技术经理人才能挂靠事务所,相当于帮机构初步筛选了一批有资质的人。

但这种选择也是双向的。对此,南京工程学院科技与产业处处长韩冰认为,这也侧面激励了事务所要不断优化自身能力,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技术经理人加入队伍,进一步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技术经理人通过挂靠事务所可以“抱团取暖”且相对容易“接到活”。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挂靠事务所实际上就是让技术经理人能够“抱团发展”。而且《管理办法》明确,事务所要对挂靠的技术经理人提供必要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并开展技术转移常态化服务工作。此外,《管理办法》也鼓励事务所给予技术经理人相应服务费用。

技术经理人挂靠事务所流程非常简便。只需在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平台上填写学历、从业年限、职称、从业能力等信息,并上传与填写信息相对应的证明材料(包括双选挂靠的合作协议)即可。

最后,事务所的性质决定了其更能取得供需双方的信任。从事务所认定的范围来看,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更靠近成果源头。因此挂靠在这些事务所的技术经理人更接近成果供给端,自然也更容易与其建立信任关系。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牛家丛就深有体会,他表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老师们成为技术经理人后具备天然优势,“同事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外面很多机构无法比的,而且社会各界也普遍比较信任高校教师。”吴易飞也持相似看法,他认为设立技术经理人事务所是大势所趋,“以高校为主来成立这种专业化服务机构是更合理的。”

Part.2

运转队伍 建立技术经理人佣金标准

推进队伍良好运转必须要“按劳付酬”,前提是要建立起能力评价体系

把技术经理人组建成队伍,且让它运转良好,江苏的做法关键是“按劳付酬”

江苏早些年就探索建立了技术经理人的佣金收费标准,并根据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等不同类别的技术转移服务,设置了差异化的从业佣金梯度收费梯度。对此,受访者们一致认为,佣金收费标准能够初步给予市场一个指引框架,技术经理人也能在框架范围内争取自己的权益。

但这项标准在执行层面上还面临一定挑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成果转化时间长,容易遭“跳单”。韩冰表示,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的过程很长,一般在技术经理人的撮合下,供需双方可能要过数月甚至半年、一年后进行合作,这个时候就可能出现“跳单”的情况,导致技术经理人的佣金难以兑现。而“跳单”的主要原因是技术经理人自身能力不过硬。南京工程学院青年科研人员、副教授赵伟就表示,目前社会上大部分技术经理人只起到最基本的牵线作用。吴易飞也补充,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部分是商业模式设计、知识产权处理、风险控制合规化等。

对此,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总经理肖莺表示赞同。“归根结底这是市场行为,技术经理人还是得凭自己的能力来换取市场上的生存空间。”肖莺坦言,目前即便倡导了佣金收费标准,可能还是会出现供给需求两头都不愿意给钱或者是“跳单”的情况。总而言之,建立收费标准要遵从市场规律,而市场归根结底看中的是“人的能力”。

但作为一个新职业,当前技术经理人的能力难以被量化。用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聂飙的话来讲,技术经理人的专业能力怎么样,基本上靠经验判断。韩冰也表示,和律师、建筑设计师等已经形成规范和标准的职业不同,目前成果供需双方对技术经理人提供的服务难以估价且不易达成一致。

因此建立能力评价标准是推动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与成果转化处处长孙启新此前表示,要以市场标准化的方式使成果供需双方、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理人四方能够在一个规范化、标准化的框架内高效协作。在江苏省科技厅区域创新与成果转化处相关负责人看来,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能力评价标准,是眼下开展工作的一条清晰脉络,也是重要抓手。“如果没有能力评价标准,就没办法衡量哪些人真正履行了技术经理人的职责,更没办法从中选出示范作为行业参照。”该负责人认为,只有建立了能力评价的标准,才能够让政府管理部门具体思考怎样为技术经理人队伍提供支撑,也才能进一步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育、使用、管理、集聚、激励的全周期服务,建立好技术经理人的生态体系。

如何建立能力评价标准?目前各地都处于探索阶段,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也聚焦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先进材料、绿色技术和综合交叉领域,开展技术经理人能力水平评价试点。

上述负责人特别提到,由于技术经理人队伍是一支高度专业化的队伍,工作内容也一定会向外延伸至国际,因此能力评价标准也需要对照国际标准来设立

Part.3

提升队伍 把实践融入到培训各环节

培训是技术经理人提升个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关键在“实践”“实训”“实操”

提升技术经理人队伍水平的关键在于强化队伍成员的能力。因此在能力评价体系完善过程中,技术经理人更需要动态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受访者们一致表示——培训是提升技术经理人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仅依靠理论培训,技术经理人直接上岗并不现实。对此,吴易飞解释,“只有边练边学才有意义,而不是先学好了再去练,否则就学到一堆无用的知识。”

为了让“知识”变得有用,江苏的做法是把实践融入到培训各个环节

从源头上,组建一批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授课团队。据了解,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已经建立了一个固定的师资库,其中包含熟练掌握科技成果评价、知识产权等知识的实务类教授、专家和讲师,以及在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龙头企业等工作数年的实操类导师。

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培训服务部副主任闫中秋表示,后续可能还会拓展更多有项目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到授课团队中,比如概念验证中心的项目经理或负责人等。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授课导师的积极性,有业内人士也建议为其颁发正式的聘书、证书等。

在过程中,多以实训课程为主,并打造精细化小班授课模式。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目前将培训班分为初、中、高三级。初级班的定位是“基础扫盲班”,一般参训人主要是企业、机构中做科技服务的人员,如项目申报人员等,多以年轻人为主。而中高级别的培训班定位是“进阶班”,更多涉及实训课程,主打小班教学,参训人员主要是科研人员、项目经理和高校技转中心的老师。闫中秋补充,现在也逐渐给初级班开设案例实训环节。

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还特别提到,中高级别的培训班更要精准匹配受训群体。比如加强科技、教育、人才、知识产权等多部门联合科技主管部门,面向“高校、科技镇长团(“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江苏的特色实践,从省内外高校院所、机关企业选拔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到区镇挂职)、知识产权”等专题领域开展精细化、定制化培养,目前已实现全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人才培养全覆盖。此外,作为业内较有声誉的授课老师,韩冰也建议,各地可以针对“科技副总”(是指编制待遇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具有研发能力的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的科技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效果比全部面向社会人士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精品化、垂直化的培训还能起到“加强链接”的作用。闫中秋认为,技术经理人也有自己的圈子,越往高层次走圈子里的人越少,也就越需要通过组织培训将他们链接、凝聚起来,帮助他们打通、拓展朋友圈、合作圈。

在结课后,打造品牌活动让学员直接接触、操作实际案例。吴易飞认为,成果转化的需求是常有的,所以对于技术经理人而言,最主要的是能够接触到真正的项目。对此,江苏省将“学习讲台”延伸至“竞技擂台”,常态化、体系化的开展“专利(成果)拍卖季”“J-TOP创新挑战季”技术转移品牌活动,引导技术经理人聚焦供需两端,开展技术需求挖掘、诊断、发布、路演以及技术交易对接等各类技术转移服务,以此让技术经理人有更多的实操场景。

执笔:川观智库研究员 徐也晴 李媛莉

设计: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