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鱼

新学期,北京市中小学生不用再吃盒饭了。校外供餐的中小学校将实现“桶餐到班”全覆盖。北京市教委介绍,统一提供非一次性餐具、校领导落实陪餐制度、推进智慧食堂建设等校园餐管理新规实施到位,让学生在校吃得更营养、更健康。

校领导陪着同学们一起吃饭,这当然是一件好事。陪餐制度不只是校领导和孩子们一起吃饭那么简单,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学生餐食的安全和营养,提升校园餐的质量。通过陪餐这样的形式,校领导能够直接了解饭菜的口感、卫生状况及营养搭配情况,关注到学生们用餐的细节,进行实时地监督和反馈。

早在2019年,教育部等三部门就联合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由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见社会方方面面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

孩子们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午餐,更是重中之重。不可否认,学校也面临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比如“经济”原因,对于学校食堂经营者或者说饭菜的供应商来说,不可能不考虑成本。

但是总的来说,无论是家长还是同学,对于学校饭菜的要求并不会太苛刻,主要是以营养均衡为主。饭菜可以是家常的,也可以是实惠的,但一定要保证卫生和口味。因此,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用制度性的管理保护好这条“红线”?如今,陪餐制度的落实,就要求校长负起责任,保证学生吃饱、吃好,这其实正是社会公众希望看到的局面。

当然也要看到,校领导陪餐固然重要,但要彻底解决校园餐的食品安全问题,光靠校领导又是不够的。根据规定,学校自主经营的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那么如何保证这一点呢?当下不少学校和食堂之间虽然有内部监督,但如果缺少了外部监督,也有可能带来食品安全的隐患。近年来一系列在社会舆论引发热议的食堂食品安全问题说明,保证监督的有效性,才能督促相关人员把工作做到位。

因此,校领导陪餐是一件好事,但同样还需要引入更多的外部监督形式,才能确保孩子们吃得放心、安心。校园餐是否安全、卫生,从来就不是小事儿。应该看到,我国在学校食堂用餐的中小学生超过1.5亿,考虑到如此庞大的用餐人群,学校食堂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多元化的监管机制,才能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热点视频推荐

↓↓↓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残奥会上的一幕幕,为何总让我们感动?

延至15分钟,课间值得被郑重对待

月饼市场刮起“简约风”,展现消费观念的变化

自动售货机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值得关注

因高温延迟开学,为什么很有必要?

文字:小鱼

图片:北京日报客户端

朗诵:王茜

责编:张永群

编辑:常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