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态环境执法系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强化大数据在执法领域的运用,以“数智平台”“科技装备”为支撑,逐步构建起集“远程感知、信息集成、智能研判”于一体的智慧执法体系,科技赋能执法已初具雏形,执法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为集中介绍部分地区先试先行,以科技助力执法监管转方式、提效能的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今天,推出《重庆擘画数字蓝图 加快打造生态环境智慧执法市域范例》~

近年来,重庆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用好数字化技术、强化数字化思维、提升数字化认知,促进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持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推动生态环境执法由“治”到“制”、再向“智”跃迁。

一 

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智慧执法体系

重庆市将生态环境执法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生态环保、数字法治体系的重要支撑,与“巴渝治水”“巴渝治气”“巴渝治废”“执法+监督”等重大应用融跨贯通,梳理重大需求、多跨场景、重大改革“三张清单”,拆解形成业务事项246项,打通22个部门693项数据壁垒,实现考核目标应纳尽纳、业务需求逐级细化。

重庆市迭代升级移动执法、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归集重点领域感知点位1.5万余个,融合卫星遥感、高空瞭望、激光雷达等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智慧化感知生态环境数据,初步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立体感知网,形成“3+11”应用场景。

重庆市还积极建设数据共享仓。开展数据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推动数据资源纵向集成、横向贯通、全面归集,融合8个市级部门57类数据,依托IRS归集数据100余亿条,有效解决数据壁垒、查询不便,重复填报、多头索取等问题,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数据价值。

二 

坚持数字化思维,提升执法监管效能

从“撒网”向“精准”转变。借助科技力量,重庆市实施数据驱动的差异化监管,实现由被动接收报警信息、被动现场检查向主动发现问题、主动现场检查的转变,全市累计压减现场执法检查13万次。

在九龙坡区,其创新打造“165N”系统架构,溯源精准性时效性提升70%,现场执法检查频次降低50%,案件平均办结时间压缩33%;在北碚区,通过污染源工况监控管理新模式,无效巡查降低80%,发现和处置污染环境问题增加130%。

从“人治”向“智治”转变。重庆市建立环境风险特征、防控应对能力量化评估体系,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和“天、空、地”立体巡查,构建“人防+智防”融合的执法监管方式。

如今,川渝联合执法过程中,广泛应用的高科技装备,不仅可以快速锁定密林山区内养殖场、饮用水水源地等问题点位,也进一步有效提升了执法效能。在合川区,其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执法信息化、流程化、模块化,通过系统调度及时解决大气环境问题9800余个,抢回优良天20余天。

随着执法模式的拓展,监管逐步向“云端”转变。

重庆市灵活使用移动执法、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移动执法系统应用实现全覆盖,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月(季)度活跃率均保持100%,自动监测设施数据标记全行业推进,事中调度反馈率达99.7%以上、事后督办办结率达97.9%以上,推动动态数据监管“看得见、能感知”。

两江新区推进以在线监控为核心的远程监管体系建设,构建“一张图、两系统、三清单”,非现场监管占比达45.3%;璧山区分类安装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况监管、电子标签等4类探头1952个,建立了“一企一档”数据库和污染源电子地图。

三 

深化数字化认知 重塑执法方法载体

重庆市通过完善异常数据识别认定规则体系,实施实时监控和多维分析。2023年,通过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并推送问题线索115条,立案查处涉自动监测环境违法案件数量从零增加至37件,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数量从0增至14件,位列所在梯队全国第二。

水环境监管中,追踪溯源往往是难点。为此,重庆市建立入河排污口“源—网—厂—口—断面”排污通道关系,形成清单化溯源机制,通过背景水质、污染贡献、管网路径、集水区范围等信息溯源匹配,并利用管道机器人、无人机(船)等科技手段开展排查,精准溯源效率提高80%。

结合工作实际,重庆市还构建起了一套全环节闭环管控的流程。按照“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和急用先行工作思路,将生态环境执法作为“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重要内容,发现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分级列入市、区县问题清单,分类纳入全量库、清单库,重构问题“发现—交办—整改—销号”闭环流程,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问题协同处置销号效率提高80%。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

编辑 | 程龙

铁军风采 | 河北强化“数智”支撑,让生态环境执法更有“数”

铁军风采 | 打造“智慧中枢”  助力北京环境执法更精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