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农业大学官网刊发了一则新闻,公布了两项科研成果先后登上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和《细胞》(Cell)的好消息。

这两项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关注的研究成果,分别是4月23日《细胞》所发表的重磅文章《3D构建人类早期胚胎发育原肠胚模型》,以及6月12日《自然》在线发表的研究论文《智慧冠层促进玉米密植增产》。

从公开资料来看,前者首次揭示人类胚胎尾端信号源调控原肠运动,为探究人类极早期胚胎发育进程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后者则首次在玉米中鉴定到“智慧株型”基因lac1,揭示了光信号动态调控lac1促使玉米适应密植的分子机制,为商业品种快速定向修饰、多性状协同改良、野生种从头驯化等提供了强大工具。

在研究方向上,这两项在二季度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有所不同,但在另一个维度上却出奇的统一——“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金”。

2023年5月9日,拼多多捐赠1亿元设立“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金”,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全球农业领域科技前沿,在强化基础研究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加强攻关探索。

该研究基金至今资助的50项在研项目中,已有多个项目收获高质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如揭示后生元在人类与动物营养和健康中的作用机制、解析调控黄瓜侧枝伸长相关机制、发现水稻细胞的内质网自噬参与抗病启动、探究β-葡萄糖苷酶赋予玉米病虫害抗性等,而上述登陆《自然》和《细胞》的两个研究成果也来自于“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金”所资助的这50项在研项目。

为什么要在农研领域做这么大的投入?刚刚发布2024年二季度财报之后,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的一番话或许值得我们思考。

据8月26日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拼多多营收达到971亿元,同比增长86%,虽然营收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高速增长。

对此,陈磊认为,拼多多平台的整体规模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体量,完善生态建设并非一夕之功,同时,公司管理层已达成一致共识,做好了牺牲短期利润,长期投入的准备。“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我们还将升级公司的治理结构或分配方式,来适应不断前进变化的时代,更多地反哺社会,反哺农业和产业,为需要帮助的普通大众多出一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事实上,拼多多在利润上做“减法”,在投入上做“加法”,坚定信心反哺农业和农研,坚持深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来自于平台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不断尝试和探索。

2023年,拼多多提出平台发展必须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进入2024年,全球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电商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新的消费需求对平台及供应链都提出了新挑战。为此,作为平台企业,拼多多开始继续修炼内功,完善生态建设,给优质商家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产业带向高质量发展,实现长期价值。在8月26日二季度财报发布之际,拼多多正式宣布,未来一年,平台将投入100亿元扶持新质商家,并减免新质商家手续费100亿元,再度深化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

从行业发展的阶段性趋势来看,拼多多接下来的营收、利润或许将进入下行周期。但正如陈磊所说,这是为了企业的长期健康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而拼多多所付出的这种“代价”背后,其实是亳州花草茶、仙居杨梅、阳山水蜜桃、平度假睫毛、东海穿戴甲等平台上成长起来的新质商家群体,它们在不同的农产区、产业带中,不断通过产品迭代、技术创新,带动当地实现产业升级,带动当地扩大就业,有些领域甚至用5年时间走完了30年的路——算了这笔账之后,挥别高增长,在利润上勇于做“减法”,坚定转入“高质量发展”的拼多多,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