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平地一声雷,中国突然变身为全球最强的工业国。中国今天拥有最完备的工业链条,从高铁到豪华邮轮,从电动汽车到无人机,中国都处于全球先列。中国不但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很多国际舆论好奇,为什么中国可以,而其他后进国家不可以。

这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仅仅20多年前,西方看中国的产业链,还是一个劳动密集、专门制造劣质假货的国度。当时美国是全球化的旗手,有些评论认为中国可以制造8亿件衬衫来换美国一架波音飞机,就是市场机制的最佳资源分配。有些人认为,中国的未来就是成为美国经济圈的一员,亦步亦趋,分享全球最繁荣国家的红利。

但中国不会被美国的全球化理论忽悠,而是会有长期的宏观规划,推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内部庞大的市场为磁铁,吸纳全球最新技术,落实“以市场换技术”,并且融会贯通。中国的高铁建设,开始时是找到法国、德国和日本来互相竞争,后来则是吸纳各家之长,而无各家之短,结果中国可以弯道超车,做出全球最好、最快的高铁系统。当然,中国也造出最好的盾构机、最强的太阳能系统、最高效的电池、性价比最高的豪华邮轮,在全球遥遥领先。

中国另一个绝活是换道超车。在汽车领域,德国和日本都发展到登峰造极,中国另辟蹊径发展电动汽车,在电池上创新不断,性价比也压倒美国的特斯拉,成为全球顶流。

中国的工业崛起,背后是高考的力量,淬炼最佳人才,如今每年的1000万毕业生,有大量理工科精英,造就了全球最大的工程师队伍,也是科技创新的发动机。

中国的秘密武器是全民终身学习。过去20多年间,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走遍全球,无论是旅游或是留学,都将全球各国的优点和缺点摸透,回来创业,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产生诸多傲视全球的企业。

中国的经济特色就是国企与民企结合,既有国企的长期规划,又有民企的灵活弹性,两者结合,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施展两套剑法,双剑合一,剑走轻灵,不惧挑战。

即便近几年来,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战和科技战,但中国工业链条的基础结构已经构建好,人才矩阵也气势澎湃,尤其是企业家的精神,开拓新的平台,焕发新的气场,排除万难,将市场多元化,重视全球南方和新兴市场。这恰好和美国去工业化、沉迷金融炒作形成强烈对比。中国能、美国不能,正是全球工业版图剧变的开始。

本文由香港《亚洲周刊》8月26日一期发表,原题为《最强工业国是怎么炼成的》,作者是邱立本。

比亚迪品牌展台(新华社)

(更多国际新闻,参见《参考消息》数字报,点击此处可订阅或续订)

来源 | 参考消息智库

审核 | 陈鹏

编辑 | 董磊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订阅《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