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义 杜阳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晓刚 文/图

8月28日,猕猴桃新质生产力发展国际交流会议暨猕猴桃产业技术国际培训班仪式在广元市苍溪县举行。会议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科技厅指导,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市科技局、苍溪县政府承办。

在硕果飘香的丰收季节,来自埃及、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的专家,以及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齐聚苍溪,以“猕”为媒,深化交流,携手协作,共谋发展。

会议现场。

为什么选择苍溪?

这是一次国际交流,也是一次国际培训,为何选择在苍溪县举行?

1986年,苍溪县东溪镇龙岗山上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株红心猕猴桃。这一发现,让苍溪红心猕猴桃与国际接轨,同世界对话。

作为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地的苍溪县,也是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全国猕猴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这是此次国际交流会议和国际培训花落苍溪的重要缘由。

据了解,近年来,苍溪县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以“科技活水”滋润猕猴桃产业,建立“产、学、研”科技推广和产业发展体系,在品种选育、栽培模式、技术攻关、精深加工等领域开展攻关。

数据更有说服力:培育红心猕猴桃杂交个体1.5万个,研发红源等新品种11个,技术创新获国家专利18项,制定技术标准5项,荣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9项……近3年,苍溪红心猕猴桃科技成果转化值超25亿元,在广元“七绝”中位居榜首,成为最具地域特色的富民强县支柱产业。

国际培训学什么?

此次国际培训班学什么?怎么学?开班“第一课”开宗明义:引领中国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人文交流和成果推广。

开班仪式后,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档案馆馆长、副研究员滕连泽以《猕猴桃产业发展历史、路径及对策建议》为题,分享了猕猴桃的独特文化、久远历史及产业发展、未来方向。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成都市天府农业博览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志超,精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当天,部分与会代表还先后前往苍溪红心猕猴桃品牌展示馆、猕猴桃科技创新中心、亭子湖现代农业园区等地参观考察。大家纷纷表示,将进一步交流经验、共享成果、共商合作。

为期两周的国际交流培训,将分为2个阶段在苍溪县和成都市开展,通过专家授课、参观考察、实验实践等方式,分享推广先进种植理念和技术,提升从业者专业技能与水平,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