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丽萍

8月21日,四川省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当天,四川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作为母基金公司正式揭牌成立,首期规模达200亿元。标志着四川重构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的大幕正式拉开。

“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新技术如无金融燃料,就不能作为推动经济的引擎”。产业化是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根本路径,但从科技到产业的“堵点”,需要金融来打通。当下,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活跃、科技成果转化越来越加速,更加需要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四川加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金融赋能是关键一环,也是重要抓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科创企业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的难题,社会资本避险逐利的偏好也会导致市场失灵等问题。作为政策创新工具,政府引导基金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通过带动社会资本和引导投向,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风投之城”合肥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2015年起,四川设立省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在利用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总体规模不够大、示范带动不够强、整体能级不够高等问题。此番四川“重构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打造千亿级母子基金集群”,就是进一步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加快补齐“短板”、为科创产业注入更强劲的金融燃料和动力。

从全国来看,近年来各地纷纷加码政府引导基金。去年2月,1500亿元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成立,重点投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去年底以来,北京设立了8只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今年7月底,上海宣布设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以及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做强做优政府引导基金,已成为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兵家必争”,而比拼的关键,是如何更好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作用,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投资力度,真正做到投早投小,敢投善投。

着眼未来,四川这次构建全新的引导基金体系,对标先进、吸收经验,展现出更为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姿态。“出手不凡”——母基金首期规模即达200亿元,全部由省级财政出资,鼓励市县联动投入,各级财政及国资的出资比例最高可达80%,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虚怀若谷”——机构遴选方面,坚持最大化“让贤”;投资决策方面,坚持最大化“让权”;收益分配方面,坚持最大化“让利”,对除各级财政出资主体以外的其他出资方和基金管理机构给予80%的超额收益让利。“耐心十足”——新体系展现出极大容忍度和长远预期,成果转化类基金损失容忍率达60%,这在全国也处于较高水平;综合基金存续期最长可达12年,子基金最长达10年,以发挥“长期助跑”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深化改革,就是真金白银投,真刀真枪干,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真正落在实处,让更多种子企业、科创企业、未来产业发展为参天大树,让更多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者放开手脚大胆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