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浩

网络文明建设,正为四川带来越来越多的福利。

几天之前,凉山州传来好消息,今年火把节全州接待游客1357.7万人次,同比增长31.95%,网络上大量精彩的报道功不可没。眼下,也是川藏线旅游旺季。8月26日,网络大V、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出镜“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向全国网友再次发出了邀请。

网络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不仅可以让网友们在线下体验到四川无处不在的山水之美,更可以随时在线上感受到四川展现的独特魅力。

作为网络大省,四川有网民近7000万,备案的网站超过18万家,粉丝数超过千万的网络大V达百人。近年来,四川在网络文明建设上不断作出新的探索,涌现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以正能量引领大流量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眉山市视察时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让好声音成为网络最强音,四川坚持用好作品吸引网民、激励网民,引导网民,以正能量引领大流量。高质量的内容,是吸引大众、实现更好“同频共振”的基础。以三苏为例,全省层面,四川策划推出了“中国有三苏”“寻路东坡”等系列融媒体作品,全网播放量超过200亿人次。展馆层面,今年6月,三苏祠博物馆联络29家研究机构,打造的三苏文化大数据库正式上线,为全球苏迷提供了便捷、全面的掌上“图书馆”。

《中国有三苏》微纪录片。(视频截图)

近年来,四川还深入挖掘阐释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有效推动其数字化呈现和网络化传播。同时,四川坚持移动优先发展战略,多家省级媒体的数字记者火热上线,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世界科幻大会等嵌入式沉浸式报道刷屏出圈,网络赋能正面宣传的新业态蓬勃兴起。

四川日报全媒体“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媒报道。

不仅是开篇的刘洪,李子柒、丁真、蜀中桃子姐、凌云峨眉武术女团等,四川这些年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群众喜爱的正能量网红。他们的出彩,离不开四川深入实施“争做四川好网民”工程、红芯领航网络人士培育工程的一份助力;他们的作品,也团结引领广大网民持续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不断做强正能量、传递好声音,让好网民引领网络新时尚。

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2023年12月,在四川省网络文明建设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活动上,来自互联网不同领域的5名代表共同宣读了《四川网络文明倡议》。倡议背后,是四川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四川网络文明倡议》发布。

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因几句歌词突然火了,大批年轻人到成都玉林七巷一居民区楼下打卡追梗,形成一次来自互联网的狂欢。但是,这样的行为也给小区居民带来困扰,该如何应对?

没有“一刀切”的简单禁止,“这里是居民区,欢迎大家来,但是要文明打卡。”穿着志愿者马甲的阿姨出现,不断引导公众理性参与、规范打卡。这样的操作引来网友们点赞,“这既尊重了年轻人的兴趣追求,又维护了周边居民权益。”

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优秀的服务也不断走进网络新空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三年发布30个行业领域311项“川渝通办”事项,建立川渝司法鉴定专家库,通过联合举办川渝网络法治培训班,构建跨区域、跨部门涉企纠纷受理平台,有序推进川渝两地“12348法网”并网运行。

目前,四川正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40类高频电子证照亮证互认,群众网上办事更加方便、更加舒心。

“数据”是四川实践最好的注脚。当前,四川省804家政府网站、5360家政务新媒体、省市县三级新闻媒体共建联动矩阵,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问政四川”“麻辣社区”“四川发布”等网络平台累计服务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

四川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营中心。 李志强 摄

让好生态成为网络新常态

互联网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天朗气清、风清气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网上家园的美好向往。深化网络生态治理,让好生态成为网络空间新常态,四川的行动扎实有力。

网络谣言是互联网空间的顽瘴痼疾。2020年,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上线,打造“熊猫斩谣侠”动漫卡通形象,推出“熊猫捉谣月榜”“熊猫斩谣日榜”等举措,增强辟谣影响力。截至2023年底,发布权威辟谣内容1万余条,原创辟谣稿件1750余条,36条辟谣稿件阅读量过亿。

升级迭代的脚步稳中有进。2023年12月,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联动辟谣正式启动,四川省“1+5+N”网络辟谣联动机制正式建立。针对网上摆拍卖惨等突出问题,四川大力推动“视觉贫困”网络乱象专项整治,关闭违法违规账号586个,炒“贫”蹭“流”的网络不正之风得到根本性扭转。策划推出的《熊猫捉谣记》等特色栏目,推出了1.2万件网民看得懂、易接受、接地气的优秀辟谣作品,总阅读量已近50亿次。

技术赋能——2022年,四川启动实施网络综合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千百十”工程,用四年时间在四川省布局建设1000个以上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管得好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基层治理添入“智能引擎”。

环境赋能——2024年3月,四川启动为期6个月的“净生态·促发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唱衰经济发展前景、侵害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等10类网络乱象,开通“举报辟谣”绿色通道,启动电话、网站、公众号、小程序“举报辟谣标准指引”,集中清理侵权、假冒、造谣等违法违规信息已超过1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