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力 川观新闻记者 赵荣昌 文/图/视频

从双沙场镇出发,汽车沿着弯曲绵延的乡村公路行驶半小时后便停在一片古建筑面前。这个地处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西南方向的古村落,坐落于高山峡谷之间,被乌蒙山脉包围。


午后的陈坪村,不时被虫鸣鸟叫声打破宁静。这座由清代中期贵州毕节地区吴氏族人迁徙至此形成的村庄,随处可见历史的印记,交织着古茶道文化与红色文化。

2019年,泸州市古蔺县陈坪村入选住建部公布的“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黔人入川,建屋参考川南民居风格

吴氏宗祠,是陈坪村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之一,坐落于村落的中间位置。“村子里超90%的农户都姓吴,祖籍可追溯到贵州毕节。”在村子里生活了59年的陈坪村党支部副书记吴华全参与过《陈坪村志》的编写,对村子的历史很了解。

陈坪村老屋,保留了川南民宿青瓦屋顶风格。

沿着石头铺造的小道,半个小时便可以将村子逛个遍。“这是典型的川南民居风格建筑。”指着一处老屋,吴华全作起介绍,“中间堂屋,两边各有两间或三间房屋(亦称:小二间)对称而建,每间房屋其内均有门相连。”

吴华全补充到,房屋主要以穿斗木结构为主,用青瓦斜封顶,便于沥水。如今,随着历史的洗涤,很多老屋木梁木墙已呈褐色,木窗棂上的雕花也变得模糊。

航拍陈坪村。

关于祖先为何迁徙至此,已无从考证。但走在陈坪村,来来往往的村民都能说上几句老屋建筑的故事。参考川南地区民居建筑风格,近30栋老屋保持一致。

堂屋的门档是很有考究。“圆与方是很讲究的。”顺着吴华全的指引,记者看到,有些老屋门档是圆柱形,有些却是正方体形。“圆代表这家有闺女待嫁闺中,方则是指有姑娘已出嫁。”吴华全揭秘说。

正对堂屋门左手边的小二间一般要比右侧稍大。“堂屋和小二间各有作用。”吴华全介绍,堂屋主要用于办婚丧嫁娶等事宜,左侧稍大的小二间则要起到客厅的作用,有客人至,堂屋入,左转进入到小二间。其余房间则主要用于家人住宿。

近些年,随着老屋逐渐破败,很多打工返乡的年轻人都想在原址基础上拆除重建。这样的想法,遭到了村里老人们的一直反对:这是历史和家族传承的见证,不能破坏。

陈坪村的村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修葺房屋,必须保留原有风格,不可对房屋主体结构进行改动,只可在内部进行加固。在老屋聚集的区域,不再新修现代建筑。

红军留此,将竹编技艺给村民

在一座挂着瓦房头老房子的老屋前,吴华全悄悄地对记者说,“带你看个‘宝贝’”。

他口中的“宝贝”,是74岁村民吴华庆家的“传家宝”,一个竹编的行李箱和一个竹篓。

陈坪村老屋。

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一位名叫郑礼龙的红军战士因伤病掉了队,流落在峰岩一带,被陈坪村村民吴开智带回家治疗。这位红军战士在吴家一住就是10多年,吴家人把他当亲人照顾,直至其因病去世。

吴华庆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这位红军战士,但对其却并不陌生,小时候,家里的老人常常给他们讲红军战士的故事。

据古蔺县史料记载,当时,吴家人上山砍竹子,发现一位红军战士瘫坐在竹林里,奄奄一息。吴开智赶紧将这位红军战士带回了家。

身体好点了,郑礼龙就想归队,可红军大部队已经长征走远了,无法联络上。郑礼龙一个人走出大山找到大部队的希望很渺茫,再加上伤病反复发作,不得不遗憾放弃了追赶大部队的念头。

郑礼龙有一双巧手,尤其竹编手艺更是当地少有,其编出来的竹提箱、竹篓,人人见了都夸好。至今,很多老人都传承着郑礼龙教授的竹编技艺。

郑礼龙留下了不少竹编制品,都被吴家人珍惜着使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还用这些。红军战士用竹子编的小铲子甚至可以装水。”吴华庆说。

郑礼龙留给陈坪村的,不只是竹编,还有红军长征精神。

如今,每年清明、春节,很多陈坪村村民都要去祭拜郑礼龙,“这是我们的传承。”吴华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