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杜杰 泸州观察 郭荞璐

连日来,泸州持续高温,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挑战。根据泸州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本周日最高气温大部时段维持在35℃—39℃。

在高温“炙烤”下,泸州不同行业的户外劳动者仍然坚守一线,挥洒汗水。高温之下,用人单位如何保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领到高温津贴了吗?8月21日,记者走访了泸州街区和建筑工地,现场询问建筑工人和环卫工人,了解真实情况。

高阿姨在打扫卫生。杜杰 摄

一线劳动者知晓度不高

8月21日7时30分许,在泸州市江阳区前进中路,环卫工人高阿姨正沿街扫着落叶和垃圾。当记者问她领到高温津贴没有,她说往年天气凉快的时候才领到手,是发在工资里面的,但今年还不晓得。

“往年领到手的是一个月200块钱,不是按天数算,一共算3个月,就是工资里多了600块钱,但今年什么时候领、领多少,还不晓得。”今年61岁的高阿姨已经当了13年的环卫工人,针对近期的高温天气,发放高温津贴的标准,高阿姨表示不清楚,但领到了藿香正气液、人丹丸、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建设项目现场,9时许,400多名建筑工人分散在各个区域有序施工,当时手机显示的气温是33℃。

“为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项目已经调整了施工时间。”泸州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第二中心工程科工作人员刘中林在该项目上负责安全,他告诉记者,针对连日来的高温,项目施工时间段由“以前的6点到12点和14点到19点调整为现在的5点到10点半和16点到21点”。并且,项目部给工人们发放了藿香正气液等防暑降温药品,在工人宿舍配有空调,工人食堂还有绿豆汤。

对于有没有高温津贴,架子工彭昌敏表示“可能有,没说具体好多,应该是要发放的。”

户外钢筋棚里,钢筋工杨志龙正忙着搬运钢筋。“一天上班9个小时”,他表示没有高温津贴,至于如何维权,他没有考虑这么多,把活路做好就行。

项目安全员严军是成都建工集团派驻过来的。“我们的高温津贴是按照一天13元到18元的标准发放,月底和工资一起发放,7月已经到账,一共领7、8、9三个月。”严军表示,工人也有高温津贴,是一样的标准,9月份会一次性结账,但具体数额还要按照工人的出勤天数、天气气温进行统一核算发放。

杨志龙和工友在户外搬钢筋。杜杰 摄

督促用人单位按标准发放

为做好高温下劳动者权益保护,日前,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出通知,要求不得因高温停工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待遇;在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文,将全省高温津贴标准每人每天10至18元调整为每人每天13至23元。

“泸州严格按照省厅政策执行,自8月1日起,泸州将高温津贴标准由每人每天10至18元调整为每人每天13至23元。”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科科长罗鹏表示,发放依据是泸州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含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用人单位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工作条件,通过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依法建立健全高温津贴支付制度,确定本单位高温津贴发放的具体岗位和工种等。”罗鹏表示,泸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按标准发放高温津贴,对不按规定发放劳动者高温津贴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记者从泸州市总工会了解到,泸州各级工会在全市快递网点、环卫站所、街道社区等户外劳动者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生活聚集地开展工会驿站建设,为高温下户外劳动者提供避暑休息和免费喝水的场地。目前,泸州累计建成站点504个,累计覆盖服务人数超3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