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审美主体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与对象建立起良好的审美关系,才能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且获得审美体验。这句话初看起来,似乎和《手稿》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认真研读这本书,就会发现这句话内涵的深意。异化劳动是《手稿》中至关重要的概念,马克思首次在《手稿》中提出这个概念,其实是在用一件形象的案例反向说明劳动不被异化的效果。

异化劳动也称劳动异化,主要含义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对主体自身。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这句话出现在《手稿》中“论货币”部分,马克思的这句话让人容易联想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伯牙和钟子期是“劳动”和对“劳动”沉浸式欣赏的没被“异化”的本真状态,而另一个词“对牛弹琴”则是一种非本真的异化现象。但根据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货币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人被金钱异化了后,还是有人愿意给牛弹琴的。《手稿》中从这句话来论述和讽刺货币的力量:“货币的力量多大,我的力量就多大。货币的特性就是我——货币持有者的特性和本质力量。因此,我是什么和我能够做什么,这决不是由我的个性来决定的。”而真实的本真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在《手稿》中有这样一段经典描述:“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同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

《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第一部著作,至此他批判的矛头也从政治转向了经济。马克思在《手稿》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把哲学分析与政治经济学论证相结合所获得的重大成果。首先,它朝着从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次,由于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为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以及对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揭示开辟了道路。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界定。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命题:一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关于第一个命题,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如果人的劳动过程不是“自由的自觉的行动”,这本身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异化。仍然以马克思所说的音乐例子来说明异化现象。目前音乐教育“应赛型”“应试型”“应付型”教学并不鲜见,这就出现了教学目的功利化、教学过程机械化、教学评价形式化等异化现象。教学异化需要消解,让音乐回归本真。马克思在《手稿》中区分了四种劳动异化的内涵。以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为例。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无法肯定自己的生存意义,相反,只能否定自己。在劳动中,工人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慧,只能使自己的肉体和精神遭受摧残。劳动异化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工厂、机器等生产资料都属于资本家,工人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被资本家占有,他们生产得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劳动付出和劳动所得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劳动也就异化了。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今仍然有着极强的启示意义。现在人们生活的物质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精神迷茫问题却越来越多。现代社会中,职业倦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固然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的异化或者称之为劳动的异化。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揭示了工人与其工作成果、与工作过程、与他人以及与自己的本质的疏离。这些疏离导致了工人的成就感、创造性和自我价值感的丧失,这也可以视为现在一部分人职业倦怠的主要产生原因,反之,职业倦怠也可能加剧工作的异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为了打破这个循环,就需要改善生产关系,实现劳动者对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参与度和分享度,让工作变成自愿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提高工人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投入度,减少工作压力,从而缓解工作的异化和职业倦怠。

(作者单位:四川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