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平镇将“智慧农业”与生态发展运用到高品质水产养殖上,大力发展生态养鱼,让水产养殖过程智能化、自动化,为当地高品质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养殖智慧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走进西平镇梓西鳜鲈水产养殖场,一个个圆形鱼池中,密密麻麻的鲈鱼、鳜鱼欢快地游动。水产养殖场的负责人钟国斌正忙着喂鱼、察看鱼苗长势。据钟国斌介绍,养殖场现有20个圆形的镀锌钢板帆布池,90个方池,目前共养殖10万尾鲈鱼苗、4万斤鲈鱼成鱼和30万尾即将上市的饲料鳜驯化鱼苗。

梓西鳜鲈水产养殖场负责人钟国斌——

我们这边的鱼主要是销往成都地区,年产鲈鱼大概在20万斤、鳜鱼5万斤左右,40万尾饲料鳜驯化苗。这两天的价格比较可以,鲈鱼大概卖20到21元,鳜鱼在45元以上,驯化饲料鳜鱼苗大概在6.5元到7元一条。

>>>

“智慧养鱼”依托智能数据监控系统、自动供氧、自动供水等,实时监测采集鱼塘水温、PH值、溶氧量等数据,围绕鲈、鳜鱼各阶段生长特点,实现精准分析水质等,解决鱼苗长势不佳、高温缺氧死亡等问题,提升水产养殖标准化管理水平,让管理者实现“掌上养鱼”。相较传统养殖模式 ,“智慧养鱼”最大的优势就是产量高、空间利用率大、效益好、操作性强,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形成集育苗、养殖成年鱼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养鱼。钟国斌告诉记者,自从采用“智慧养鱼”后,同等面积下产量提升了6到8倍,养殖场里的设备也能极大减少人工成本,同时可以实现错峰上市。

如今,养殖场收益日渐上升,钟国斌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打算。

梓西鳜鲈水产养殖场负责人钟国斌——

下一步,我们还要在20个圆池的规模上扩大到30到35个池子的规模。有一部分愿意跟着我们合作或者在我们这学习经验来发展这种养殖模式的农户,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带领下能够共同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

近年来,西平镇紧抓资源优势,依托原西平养猪场主动腾退出60亩农业设施用地引进新型企业,探索“智慧养鱼”这一新型科技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西平镇党委书记刘春华——

我镇按照高效、高产、环保原则引进“智慧养鱼”项目,率先在全县乡镇打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第一枪”。通过“企业主体+政府入股”方式,投入了80余万元采购供水及供氧附属设施4台;整合涉农资金200万新建工厂化养鱼池40个,投放鲈鱼、鳜鱼鱼苗36万余尾,力争年养殖鲈鱼、鳜鱼80万尾。下一步,将充分运用“希评正·党旗红”云上产业城,主动对接成渝地区大型酒店商超,拓展销路,预计年产值将超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