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绵阳观察 付乔崧 郭超英

6月28日,记者在绵阳平武县木皮藏族乡的猫熊谷家庭农场见到张玉波的时候,他正忙着挨着给蜂箱进行“体检”。“眼下正是蜜蜂生长和繁殖的季节,为保证蜂蜜采集的品质,不能忽视日常的维护。”张玉波说。

张玉波 郭超英 摄

在平武,“养蜂博士”张玉波远近闻名。2019年张玉波放弃大城市里优渥的工作生活条件,一头扎进绵阳平武深山老林养起蜜蜂并创立“猫熊谷家庭农场”,带领乡亲们开启了“甜蜜事业”,时至今日已有5年时间。

前不久,张玉波获评2024年第一季度“四川好人(助人为乐类)”称号。

因论文结缘 生态学博士扎根深山养起蜜蜂

绵阳平武县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岷山大熊猫种群的中心地带。早在2005年,张玉波就在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做博士论文蹲点,他当时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生态保护项目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在此期间,他走遍了平武的山山水水,甚至有时吃住都在当地村民家中,和当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博士毕业后,张玉波进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2018年的一天,平武县木皮藏族乡金丰村党支部书记唐正华打电话求助,说村里的蜂群数量减少了百分之八九十,让他帮着想想办法。

在张玉波看来,国家公园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张玉波意识到,生态条件非常好的地区,往往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如果老百姓的经济状况得不到改善的话,生态保护可能就是一句空话。只有解决了当地村民的生计问题,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大熊猫的保护才会落到实处。

“养蜂这种生态型的产业对于当地来说既能够保护好大熊猫的栖息地,又能够把当地的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张玉波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对养蜂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这让他萌生了扎根深山的想法。

张玉波在检查格子蜂箱 郭超英 摄

而他的导师支持他的决定:“北京不缺你一个博士,但是山里不一样。”

就这样,2019年年初,张玉波毅然辞掉稳定的工作,一头扎进了平武深山沟里,开始了创业之路。

党员使命 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

回到平武后,张玉波在曾经写论文的木皮藏族乡创立“猫熊谷家庭农场”。这期间,他不断探索养蜂新技术新方法,带领乡亲们开启了“甜蜜事业”。

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自己动手研发了太阳能物联网格子蜂箱,通过4G网络监控,养蜂人不用到现场开箱检查,就可以掌握蜂群的状况,极大减少了对蜂群的干扰。2020年起,张玉波开起了“坝坝课堂”,毫无保留地向乡亲们推广使用这一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新式蜂箱,当地的蜂蜜产量和质量也随之提升。

如今,他将养蜂培训、科研旅游等业态结合起来,推广自然教育,到他“熊猫谷养蜂园”参观学习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养蜂产业成为这里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主要产业。

“最美科技工作者”“四川省特聘专家证书”……他租住的山间小院,背靠两千多米的大山,脚下是湍急的夺补河,“坐拥”绿水青山。这里,既是他的蜜蜂养殖基地、博士工作站,也是他向乡亲们“传经送宝”的培训室。目前,张玉波已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免费培训当地蜂农500余人次,带动农户增收200余万元。

“作为一名党龄超过20年的老党员,在四川获得如此荣誉,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鞭策。”张玉波觉得获评2024年第一季度“四川好人(助人为乐类)”称号后,自己的担子和责任也更重了。

“把平武的这片绿水青山更好地向金山银山去转化,同时把这片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得更好。”谈及未来的规划,张玉波认为,蜜蜂产业在当地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首要任务还是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加入到这项“甜蜜”的事业里来,既能够保护好大熊猫的栖息地,又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走向致富路。